游客
题文

裴琰之
裴琰之作同州司户,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问户佐。佐曰:“司户达官儿郎,恐不闲书判。”既数日,崇义谓琰之曰:“同州事物固系,司户尤甚,公何不别求京官,无为滞此司也。”琰之唯诺。复数日,曹事委积,诸窃议以为琰之不知书,遨游耳。他日,崇义召之,厉色形言,将奏免之。
琰之出,谓其佐曰:“文案几何?”对曰:“遽者二百余。”琰之曰:“有何多,如此逼人。”命每案后连纸十张,仍命五六人供研墨点笔。左右勉唯而已。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倚柱而断之,词理纵横,文华灿烂,手不停辍,落纸如飞。倾州官僚,观者如堵墙,惊叹之声不已也。案达于崇义,崇义初曰:“司户解判邪?”户佐曰:“司户太高手笔。”仍未之奇也,比四五十案,词彩弥精。崇义悚怍,召琰之,降阶谢曰:“公之词翰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是日名动一州。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司户:官名,主管户籍。②闲:熟习。③系:继,连接,这里引申为繁多。④遽者:这里指需紧急办理的案件。⑤勉唯:勉强答应。⑥翰:毛笔,引申为文辞。
15.用“/”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公 之 词 翰 若 此 何 忍 藏 锋 成 鄙 夫 之 过。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同州事物固系(   ) (2)厉色形言(   )
(3)比四五十案(  )   (4)词彩弥精(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1)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
(2)观者如堵墙,惊叹之声不已也。
根据文意,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问户佐。
②诸窍议以为琰之不知书,遨游耳。
命每案后连纸十张,仍命五六人供研墨点笔。

A.①但 ②且 ③以 B.①且 ②为 ③而
C.①以 ②但 ③为 D.①而 ②但 ③以

裴琰之出身名门才华横溢,但据史料记载其官位并不显赫,请根据选文,推断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赵简子元日放生
邯郸之民,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
【注释】①邯郸: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②正月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③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以②厚③竞④然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上文有“不若禁民勿捕”,其中“禁”解释为“禁止”,那么成语“弱不禁风”中“禁”解释为什么呢?

与朱元思书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天山色   ⑵窥谷忘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清溢,亭亭净植,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②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下面句中划线的“之”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 B.花君子者也 C.花隐逸者也 D.何陋

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淤泥而不(颜色) B.亭亭净植(笔直)
C.有仙则(取名) D.谈笑有鸿(有学问的人)

将画线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甲]文中赞美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乙]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对[乙]文所表达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了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B.表达了作者希望世人保持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的愿望。
C.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像诸葛亮、杨子云那样居住简陋,以便受到世人的景仰。
D.表达了作者希望世人以诸葛亮、杨子云为榜样、不追求高雅的居室,才能受人

景仰的意愿。

文言文阅读理解
细柳营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至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②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匈奴入边()(2)将以下骑送迎()
(3)兵刃()(4)按辔行()
将画线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①:
译文②: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天子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情形如何?
(2)天子劳军至细柳军,情形如何?
本文对汉文帝分别有哪几种称呼?
概括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注:①罝:网,用以捕鸟兽.
解释划线的字。
(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2)问其()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