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城镇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材料一:在城镇化进程中,“规划”是城镇科学发展的先导,要坚持“规划先行”,比如:国土规划、城市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等。在今后的乡镇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重视具体的规划工作,应根据所规划地区社会经济状况,预测未来10年、30-50年可能转入城镇的人口数量,根据人口的就业结构规划小城镇的分布和规模。
材料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传统乡村文化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对此,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乡村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坚持“规划先行”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三个态度“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今年国内几家大型网站首次联合开展“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活动,网民踊跃建言达7.9万条。46条老百姓的语言被原汁原味吸纳进政府工作报告。“有钱不可任性、有权不可任性”这些网络语言既言简意赅又朗朗上口,一改以往晦涩难懂的官样文章。这个中央政府“网络问政”直通车的搭建,联通了民众与政府间心与心的交流、互动,既鼓励了网民更加积极的参与国家治理,也体现了新媒体时代政府关注、重视民意,积极采纳民间智慧的务实工作态度。
结合材料,从“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角度,谈谈你对网民参与上述活动的认识。

材料一: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 .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财政收入2.63万亿元,增长2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万亿元,增长13 3%:进出口贸易总额11.5万亿元,,增长35.7%,由上年居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城镇新增就业980万人,超过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7.7%和6.8%。这些成就.标志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2009年,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继续发挥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作用。
材料二:据有关人士的预测,总体上实现小康后,我国居民的消费将进入一个新的消费周期,其主要特点是:①生存型消费正在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过渡。②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主要是住房、小汽车、电子信息产品以及娱乐、旅游、通讯、教育等服务消费和文化消费,农村消费的热点是住房、家电普及。
(1)用生产和消费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材料二加以分析说明。
(2)如果你是一家企业,如何应对材料二中出现的变化?

实践与探究
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桂林公共自行车”为主题,开展调查活动,情况如下:
公共自行车运作半年多了,桂林市民好评如潮,认为公共自行车便民、实惠、省心。
但是,近来市民在使用公共自行车时也发现一些问题,提出不少意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实心胎有的开始鼓包,踩起来不顺畅,能否考虑换胎;第二,部份变速器已坏,需要检修;第三,座板升降调节栓有的已失灵,需要维护了;第四,一些踏板刮链盘,骑车太费力,能否维修;……
(1)请你以“爱护公共自行车”为主题拟一则宣传标语。
(2)为了进一步推进“管理、爱护公共自行车”活动,作为普通市民,请你提供两条合理化建议。
(3)假如你是桂林市人大代表,针对公共自行车的问题,你将如何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

分析说明(12分。要求紧扣题意,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表述简练。)
2014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抵达莫迪家乡古吉拉特邦,向莫迪总理发出邀请“下次访问中国时到西安去看看”。今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如约抵达西安,中印两国高层互访故乡,共同促成了一次完美的“家乡外交”。
中印是亚洲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瞩目的两大新兴经济体。经贸和投资合作是莫迪此访的重要主题,访华期间,双方计划签署价值1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
莫迪说:“让中国更大程度地参与印度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习近平说:“从战略高度处理中印关系,携手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中印关系。

辨析题(12分。辨别正误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桂林生活网定位于为桂林百姓生活服务。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桂林生活网已发展成为桂林的门户网站和城市名片,成为桂林市民之间以及政府和市民之间交流的有效平台,桂林市民通过“桂林人论坛”、“桂林新闻爆料”等网上论坛为政府了解民意提供了最方便的信息渠道。日常生活中“不好说”、“不便说”或者“说了没有用”的民众意见,通过网络论坛可以让政府了解、理解并积极倾听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
对于网络论坛,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应充分利用网络表达意愿,建言献策;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网络是虚拟的,在网上发表何种观点都无所谓。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