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硫酸根离子;
(2)2个镁原子;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4)3个氮分子;
(5)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实验室选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l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该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图1装置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2)小杨同学将MnO2,与水泥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凝固,制作成小块状固体,加入图2装置中制氧气,以方便实验结束后回收二氧化锰。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打开旋塞,从长颈漏斗口注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闭旋塞,继续注水,使漏斗中液面略高于试管中液面,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其中块状固体应放置在_______处(填“A”或“B”)。利用图2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需停止反应,其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作如下回收处理: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②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
A.酒精灯 B.烧杯 C.玻璃棒 D.漏斗
(4)若用装置图3制取气体过程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②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加热反应物 ④降低反应物浓度
(5)图4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没有现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器情况下,请你选用下图中部分仪器装配成一个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合理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各种物质间存在着某种联系:(6)
用A代替“大于”,B代替“小于”, C代替“等于”,D代替“无法判断”,请分别选用“A”、“B”、“C”或“D”填空。
(1)元素种类:硝酸铵尿素[化学式为CO(NH2) 2];
(2)地壳中元素含最:铝铁;
(3)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碳单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4)最外层电子数:钠原子▲钠离子;
(5)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甲醛(CH2O)▲醋酸(C2H4O2
(6)硫磺燃烧剧烈程度:氧气中▲空气中.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汞原子 ;
(2)3个氨气分子 ;
(3)4个硝酸根离子;
(4)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价。
(5)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
(8)氦气_________;
(9)2个镁离子________;
(10)+3价铁元素的氧化物为____________。
(7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
(1)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_____(填“正确”或“错误”),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_____ 电荷的原子核和带_____ 电荷核外电子构成。
(2)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填数字序号)。
选用表中元素填空A2B型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一种阴离子_______。某耐火材料是由Mg、 O组成的化合物,写出其化学式_________。
(7分)今年湛江市化学实验操作考察实验之一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大半瓶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 底部出现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符号表达式):;
(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
(3)步骤②的操作观察到的现象是:;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填步骤序号)
(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