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
——摘自《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摘录
第一条第一款 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一条第七款 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
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进行复议。
第二条第一款 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第三条第一款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怪物”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怪物”具有“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特征”?
(2)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建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共和政体,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平衡机制”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出任官职,“中国由那些及第的人治理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
的。同罗马制相比较,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约在2000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后来英国也仿效并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1855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文官委员会,主持普通文职人员竞争性考试。1870年,英国颁布法令,使文官的竞争性考试正常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科举制与欧洲文官制度》等
(1)根据材料,概括欧洲人对中国科举制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两方面,分析英国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原因。(7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6年10月3日,梁启超在徐志摩与陆小曼婚礼上的证婚词中讲道:“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总之,唯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材料二:对于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郁达夫的看法是:“他们的一段浓情,若在进步的社会里,有理解的社会里,岂不是千古的美谈?忠厚柔艳如小曼,热烈诚挚如志摩,遇合在一起,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对徐志摩陆小曼婚姻的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这种婚姻出现的原因,并加以评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时期,我国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迅速发展起来,并在西北地区形成较大规模,成为各民族贸易的主要形式。宋代西北少数民族从王公贵族到普通牧民,无不嗜荼如命,已将茶叶由奢侈品普及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宋代一度曾用银两、绢帛来购买和换取西北少数民族的马匹,但“银绢钱钞,非蕃部所欲”,最后不得不改为以“名山茶为易马用”(《宋史·兵志》)。“茶之为利甚博,商贾转致西北,利尝致数倍”(《宋史。食货志》)。交易时,荼商须持有政府发放的凭证——茶引,并只能在指定的市场内进行正常的贸易活动,即“引与茶必相随”(《宋史·赵开传》)。熙宁七年(1074年),宋政府在成都设榷茶司,在秦州设置买马司,分管四川茶叶与藏族马匹的互市事宜。西夏、宋、金鼎足而立时,它们之间的贸易一般通过榷
场来进行的,兰州等地的榷场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了西北茶马互市的中心地。
材料二:明代茶马之法比较完善,如洪武(1368 - 1398)年间实行金牌制度。金牌制度的实行,使政府严格控制了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私茶出境者斩,关隘不觉察者处以极刑”(《明经世文编》卷103)。弘治三年(1490年),明廷接受御史李鸾的建议,允许西宁、河州、洮州3茶马司招集商人运茶,只是规定每位商人运茶不得超过3000斤,其中官府收缴其中的40%,剩余部分则由商人自行出售(《明史·食货志》)。明朝中叶以后,日益兴盛的民间茶马贸易,成了各族贸易往来的主流。
——摘编自魏明孔、阎庆生《西北茶马互市论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茶马互市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茶马互市发展的特点。
(3)分析茶马互市在当时的重要影响。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前782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平遥有“小北京”之称,明清时期,这里的商家汇萃,人民生活颇为富庶,住宅建筑也就颇为讲究。走在临街的店铺前,看着过去的票号、钱庄,真有时光倒溯之感。
——《平遥旅游攻略》
(1)根据材料,指出为什么平遥有“小北京”之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平遥古城的文化遗产价值。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光绪八年,美国商人要在上海使用机器纺织绸缎。总理衙门指示驻美公使郑藻如了解旧金山华商购买土货制造销售的情况,以资交涉参考。黄遵宪(1848—1905年)经认真调查研究后认为:“在中国地方容外国商民以手艺改造土货销售犹可,用机器则万万不可”。西方商务发达,商人“类皆能尽智能,以争锥刀之利”,外商购买土货制造物在本地销售,本国商人则以雄资与之竞争,外商便无法获得利权;反之,中国商人资金薄弱,彼此之间又“分门别户,各行其业,势如搏沙,团结又万不能敌西人纠股公司之力之大”。中国的现状是,“税权既不能自主,洋商又无从管辖”。如准许外商以手艺制物,中国商民具有工贱耐劳的优势,尚可与之竞争。外商若采用机器织造绸缎,进而缝制衣裳,再进而制作靴帽,“乃至一切以人工制造之物均可以机器夺之,中国商工恐将尽失其业,流离失所”。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概括黄遵宪对待美国商人在中国使用机器纺织绸缎的态度和理由。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黄遵宪的主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