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鹊桥仙
谢薖①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②天上。锦楼③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注】①北宋末年,奸臣当道,谢薖由于不阿谀当权者,一生困居布衣。②秋期:即七夕。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间,牵牛、织女过鹊桥,相会于银河。③锦楼: 相传为汉武帝的曝衣楼。请分析“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的意蕴。
下半阕末尾三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诗的一、二两句中渲染出怎样的氛围?( 4分)
本诗主要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寒食①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②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③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②流莺:飞行不定的黄莺。③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结合全诗分析首句中“冷”字的妙处。
这首诗的后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①照檐楹②。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 ①淡磨明镜:形容水面平静,池水清澈。 ②檐楹:屋檐及檐下的堂柱。诗中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①
辛弃疾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②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③,人间直恁④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注] ①木樨:桂花。②水沉:沉香,这里指桂花香气浓郁。③宫黄:古代妇女以黄粉涂额,又称额黄。④直恁:竟然如此。这首词的首句有什么作用?
答:这首词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桂花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词人借桂花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志向和抱负?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题目。
龙潭夜坐
明•王守仁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本诗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指出两种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