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8O标记的叔丁醇[(CH3)3C-18OH]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记为反应①)、用18O标记的乙醇(C2H5-18OH)与硝酸发生酯化反应(记为反应②)后,18O都存在于水中。关于上述两个反应机理有这样两个解释:
Ⅰ.酸提供羟基、醇提供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成水;
Ⅱ.醇提供羟基、酸提供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成水。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两个反应的机理都是Ⅰ | B.①、②两个反应的机理都是Ⅱ |
C.①的机理是Ⅰ,②的机理是Ⅱ | D.①的机理是Ⅱ,②的机理是Ⅰ |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 |
C.a和b分别连接足够电压的直流电源正、负极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
D.无论a和b是否用导线连接,铁片均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再灼烧(溶液低于400℃)可以得到原溶质固体的是
A.AlCl3 | B.NaHCO3 | C.MgSO4 | D.KMnO4 |
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O(g) + H2O(g)CO2 (g) +H2 (g),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增大CO的浓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增大 |
B.逆反应速率减小 |
C.达到平衡时,逆反应速率比原平衡要大 |
D.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
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1-, 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1·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1-、Br-、CrO42- | B.CrO42-、Br-、C1- |
C.Br-、C1-、CrO42- | D.Br-、CrO42-、C1- |
常温下,把pH=2的H2SO4和pH=11的NaOH溶液混和,若使混和液pH=7,则酸与碱溶液的体积比是
A.10:1 | B.1:10 | C.1:2 | D.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