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O标记的叔丁醇[(CH3)3C-18OH]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记为反应①)、用18O标记的乙醇(C2H518OH)与硝酸发生酯化反应(记为反应②)后,18O都存在于水中。关于上述两个反应机理有这样两个解释:
Ⅰ.酸提供羟基、醇提供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成水;
Ⅱ.醇提供羟基、酸提供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成水。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两个反应的机理都是Ⅰ B.①、②两个反应的机理都是Ⅱ
C.①的机理是Ⅰ,②的机理是Ⅱ D.①的机理是Ⅱ,②的机理是Ⅰ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乙酸乙酯的制取 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若将反应:Zn+H2SO4= ZnSO4+H2↑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溶液是稀硫酸 B.c溶液颜色变蓝
C.b极发生氧化反应 D.a极是铜棒

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溶液:① CH3COONa ② NaHSO4③ NaCl ④ C6H5-ONa⑤NaHCO3⑥Na2CO3,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⑥>⑤>④>①>③>②  B.⑥>④>⑤>①>③>②
C.⑥>④>⑤>①>②>③  D.⑥>⑤> ④>①>③>②

实验测得常温下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值等于1,0.1mol/L某一元碱(BOH)溶液里=1012。将此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呈的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c (B)>c (A)>c (OH)>c (H) B.c (A)>c (B)>c (H)>c (OH)
C.c (B)=c (A)>c (H)=c (OH) D.c (B)>c (A)>c (H)>c (OH)

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3 Cl B.K NaCl NO3
C.K Na ClAlO2 D.K NH4 SO42NO3

1 g炭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需吸收10.94 kJ的热量,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H2O=CO+H2 ΔH =" +10.9" kJ/ mol
B.C(s)+H2O(g)=CO(g)+H2(g) ΔH =" +10.94" kJ/ mol
C.C(s)+H2O(g)=CO(g)+H2(g) ΔH =" +131.28" kJ/ mol
D.1/2C(s)+ 1/2H2O(g)=" 1/2CO(g)+" 1/2H2(g ) ΔH =" +" 65.64 kJ/ mo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