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分封原因)
地理位置

同姓
今山西

同姓
今河南北部

同姓
今山东南部

功臣
今山东北部

商朝后裔
今河南南部

同姓
今北京一带
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材料二 《荀子》记载西周初年7l国中姬姓诸侯国比例
  
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简要归纳西周分封制的特点。(6分)
(2)分封制对西周统治起到什么作用? (4分)
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3) 归纳并评价依据材料三作者的观点(4分)
材料四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引发诸多“第一回”的具体成果。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是回答问题。
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香港经历的沧桑巨变。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1所述事件发生的原因,它对香港地区产生了什么直接结果?
(2)图2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3)图1到图2反映的香港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巨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国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第一次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特点?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力量对比发生的新变化,这反映了世界格局发展的什么趋势?
(3)当今世界上,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你认为“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邓小平说:“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据此回答:
(1)近代英、美两国建立的政体分别是什么?
(2)美国是如何实施“三权分立”的?其“多党竞选”主要在哪两大政党之间展开?
(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两年半以来,盟军(指德、奥、保、土军队)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他们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
材料二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希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面的观点较符合实际?
(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评价的?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
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英]约翰·洛克《政府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分析上述两则材料思想倾向的不同。
(2)结合史实说明这两种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3)上述材料都提到“上帝”,试分析其各自的意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