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孔子受到了许多诸侯的拒绝和同时代人的嘲笑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
A.他的宣传方式不利于新旧相替 |
B.他的主张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 |
C.他的思想主张不利于稳固统治 |
D.他的行为方式独立特行遭人忌恨 |
有学者认为,20世纪的中国“革命成了为善动力,革命成了作恶外衣”。下列言论中体现“作恶外衣”的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 B.“造反有理,革命无罪” |
C.“打倒列强,除军阀” | D.“民智未开,即以革命开之” |
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材料中所说的“收效”从历史发展来看最主要体现在( )。
A.结束了君权神授的历史光环 | B.英国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传统 |
C.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 D.确立了英国代议制民主的法律基础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周朝政治的特点是
A.周天子对地方进行垂直统治 | B.西周族权政治色彩明显 |
C.周公开创了分封制 | D.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族 |
中日关系一直是中国人关注的重要对象之一,80年前,戴季陶所著的《日本论》中写到:“‘中国’这个题目上,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到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功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智识上的义和团’了。”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作者
A.希望中国人最大限度地去亲近日本 |
B.认为日本人比中国人在对待对方上更明智 |
C.主张对日本加深了解,进行研究,做到知己知彼 |
D.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思想上的闭关自守 |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恩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