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乡子·冬夜
黄升
万籁寂无声,衾铁棱棱近五曼。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1)词的上阕是从哪些角度描绘冬夜的?请简要分析。
(2)本词的上阕的词眼是哪个词语?请作简要的原因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城子
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谴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①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分)
②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3分)
③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对这首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的看法吗?“送别”二字应该如何理解?
(2)这首诗的结尾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两句中的“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2)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爰。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接舆,春秋时的隐士。五柳,指陶渊明。
(1)“寒山转苍翠”中“转”字在写景中的作用是什么?
(2)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3)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什么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请作分析。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景和抒情是怎样紧密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