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老师用透明的塑料箱自制蚯蚓培养箱(如图),和兴趣社团学生一起来探究蚯蚓对土壤环境的作用。你是该社团的成员之一。

(1)你提出的问题是                               
(2)你作出的假设是                               
(3)你依据实验计划实施实验时, 在培养箱右侧放5kg湿润的泥土、10g菜叶和2条蚯蚓,在左侧                               ,作对照;每天适量洒水,并把培养箱放在暗处;
(4)一周后透过箱壁观察,左侧土壤没有变化。右侧土壤                ,表面有圆形泥土颗粒。
(5)结合本实验观察的结果,请你说说焚烧桔杆的危害。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果你搬运庭院中的花盆,或翻动花园中的石块,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动,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或西瓜虫。当你搬运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请你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 )
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2)针对问题B你作出的假设是          
(3)针对你的假设,设计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因此,要给鼠妇提供___ 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4)做完实验后,你怎样处理鼠妇?为什么?
          

(6分)在学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时,同学们对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研究小组的同学就探究方案设计依次进行的思维对话,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小组探究的问题应该是
(2)乙同学与丁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实验结果更为可靠的是的。你判断的理由是
(3)如果他们的实验方案中设计了对照实验,用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做为实验组,你认为应该用做为对照组。除这一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这是为了
(4)为什么做一次实验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时的实验过程,请你分析该过程。

(1)1号试管所起的作用是与2号试管进行
(2)在步骤D加碘液2滴后颜色不变蓝的是号试管,其原因是
(3)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重复D过程,发现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中都变为蓝色,这说明唾液中的淀粉酶要发挥作用必须在条件下进行。

小强在学习了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相关知识后,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便买回20只家蚕幼虫,进行饲养与实验。
(1)在饲养家蚕过程中,小强发现桑叶很有限,于是设想:青菜叶是否能用来饲养家蚕呢?对此他进行了探究实验:[
①将20只家蚕幼虫等分成甲、乙两组,放置在相同且适宜家蚕生长发育的纸盒中,甲组用桑叶饲养,乙组用等量的饲养,每天清理纸盒。
②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小、死亡。由此,小强得出结论:
(2)甲组家蚕幼虫经过吐丝结茧、化蛹、羽化成蚕蛾、交配、产卵后,小强得到了许多蚕卵。小强认为,蚕卵的孵化需要20℃~25℃的条件。为此,他做了探究实验:选取20粒蚕卵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置于10℃的环境中,乙组放置于23℃的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10多天后,观察两组蚕卵的孵化情况。
①小强此实验探究的是对蚕卵孵化的影响。
②请你写出支持小强假设的实验现象(预测):甲组蚕卵,乙组蚕卵

下表为"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培养皿
编号
种子
个数
种子所处的环境
(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实验结果
l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25℃
种子萌发
2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25℃
种子不萌发
3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4℃
种子不萌发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可以说明,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若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
第一步:取1号和2号培养皿,底部垫上浸湿的滤纸,
第二步:,2号放在黑暗的地方,并将它们置于25℃的环境中。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3)有同学将玉米换成大米做上述实验.结果都没有萌发.原因是缺少
(4)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中的将发育成幼苗,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