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式探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流:
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用符号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强弱和方向处处相同的磁场叫做匀强磁场。
如图甲所示,电阻R1与圆形金属线圈R2连接成闭合回路,R1和R2的阻值均为R0,导线的电阻不计,
在线圈中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坐标的截距分别为t0和B0。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与阻值R0、匀强磁场的半径r、磁感应强度B0和时间t0的关系数据如下表:
| 次数 |
R0/Ω |
r/m |
B0/T |
T0/s |
I/A |
| 1 |
10 |
0.1 |
1.0 |
0.1 |
5π×l0-2 |
| 2 |
20 |
0.1 |
1.0 |
0.1 |
2.5π×l0-2 |
| 3 |
20 |
0.2 |
1.0 |
0.1 |
10π×l0-2 |
| 4 |
10 |
0.1 |
0.3 |
0.1 |
1.5π×l0-2 |
| 5 |
20 |
0.1 |
0.1 |
0.05 |
0.5π×l0-2 |
(1)I= k,其中k= (填上数值和单位)
(2)上述装置中,改变R0的大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与R0的关系可以用图象中的图线 表示。
给你两个用丝线系着的吹足了气的气球,请你分别设计力学和电学小实验各一个,并在下表中简要填写出有关操作过程和实验结论(即所能说明的物理知识)。
| 实验类别 |
力学实验 |
电学实验 |
| 操作过程 |
||
| 实验结论 |
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他选用的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8Ω,电源为两节干电池。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正确选用电表的量程)
(2)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调到 (填写“最左边”或“最右边”)
(3)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3V,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的哪几种情况 。(填写序号)
A小灯泡短路
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C小灯泡的灯座接触不良
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为了测定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甲方案: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将木板用线拉住,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面滑动。
乙方案: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
(1)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方案。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理由。
(2)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_方案。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理由。
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时,小明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 。
(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后,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A处的细线上(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则小华应沿 _________ 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在此情况下,小华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2N.小明和小华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们这样就得出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 ;
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装置中M是,使用它的好处是;
(2)当蜡烛2与蜡烛1完全重合后,移去蜡烛2,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1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像。
(3)实验中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2,蜡烛2都无法与蜡烛1所成的像完全重合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