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式探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流:
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用符号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强弱和方向处处相同的磁场叫做匀强磁场。
如图甲所示,电阻R1与圆形金属线圈R2连接成闭合回路,R1和R2的阻值均为R0,导线的电阻不计,
在线圈中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坐标的截距分别为t0和B0。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与阻值R0、匀强磁场的半径r、磁感应强度B0和时间t0的关系数据如下表:
次数 |
R0/Ω |
r/m |
B0/T |
T0/s |
I/A |
1 |
10 |
0.1 |
1.0 |
0.1 |
5π×l0-2 |
2 |
20 |
0.1 |
1.0 |
0.1 |
2.5π×l0-2 |
3 |
20 |
0.2 |
1.0 |
0.1 |
10π×l0-2 |
4 |
10 |
0.1 |
0.3 |
0.1 |
1.5π×l0-2 |
5 |
20 |
0.1 |
0.1 |
0.05 |
0.5π×l0-2 |
(1)I= k,其中k= (填上数值和单位)
(2)上述装置中,改变R0的大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与R0的关系可以用图象中的图线 表示。
为研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如图所示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
实验探究,两种液体的质量和温度都相同。
(1)选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写出图中所示装置的两处错误: 、 。
改正错误后,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液体温度,数据如表所示:
加热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甲的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乙的温度 |
90 |
93 |
96 |
99 |
102 |
102 |
102 |
(3)加热4分钟后,甲乙两种液体温度均不再升高,原因是 。
(4)根据实验数据,可知 (选填“甲”或“乙” 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
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定值电阻
的阻值,测量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 |
1.5 |
2.0 |
2.5 |
电流 |
0.16 |
0.24 |
|
电阻 |
9.4 |
10.4 |
(1)第2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对应的电阻值为 。
(2)根据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定值电阻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实验时,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都不偏转。用一根导线在图甲中先后连接接线柱 与 、 与 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为0,连接接线柱 与 时,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则电路的故障是
(4)如果没有电压表,电源电压未知,可以用最大阻值为 的滑动变阻器,和如图丙所示电路,来测量电阻 的阻值。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 ;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 ,则电阻 。(用相关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的实验情景。
(1)让小车三次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沿斜面从静止开始运动,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水平面越光滑,运动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运动的时间越长,运动的距离越远;
(3)进一步推理,如果水平面足够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它将 运动下去。
在测量额定电压为“ ”小灯泡电功率(正常发光时电阻约为 的实验中,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
(1)图甲的实物图连接中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 。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小莉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观察两电表发现,指针始终处于图乙所示位置,其故障原因可能是 。
(3)改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的位置,获得多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绘制如图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
(4)若实验中电流表坏了,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莉选用一个 的电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及实验方案:
①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额定电压;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只将电压表的 点接线改接到 点,测出 两端的电压 ,通过计算得到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指出她的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 ;
问题二: 。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强有如下猜想: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此小强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 |
压力 |
接触面种类 |
弹簧测力计示数 |
1 |
6 |
木板 |
1.5 |
2 |
6 |
毛巾 |
2.8 |
3 |
12 |
毛巾 |
5.6 |
4 |
12 |
毛巾 |
? |
(1)实验1、2、3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由实验1、2可验证猜想 (选填“ ”或“ ” 正确,并可得到的结论是: 。
(3)接着小强在毛巾表面上,进行第4次实验,如图4所示,使木块水平匀速直线移动了 ,则绳子自由端水平移动的距离为 ,若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则表中序号4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不计滑轮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