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只要有机遇、有智慧、有毅力,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这里的“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哪些人物为这次努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答出两个)
(2)“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一场文化启蒙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这场文化启蒙运动的名称是什么?这场运动兴起后,中国近代史上哪些史实彰显了其主要思想带给中国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举出两例)
(3)1934—1936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在这次考验过程中,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成为了我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毛泽东争取民族独立的“梦想”得以“成真”的标志是什么?
(4)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我们正走在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上?
(5)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技的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崛起后的大国在谋求各自利益和新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伯《美国世纪》
材料三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材料四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材料一中“蒸汽机”是谁改进的?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把美国带人了什么时代?
(3)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
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4)材料四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20世纪世界经历了两次大战和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战争、革命、阴谋、危机交织在一起,引发世界格局出现三次大的变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二

(1)指出材料一中两个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
(2) 材料二这种情景的发生对这场战争起了什么积极作用?在这场战争中起到相同作用的事件请再举出一例。
(3)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5)结合材料二说明科技与战争之间的关系。

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三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四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材料一中的“军事失败”指哪一历史事件?它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2)材料二孙中山为谋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有什么主张和重大实践?
(3)材料三中“民族独立”的标志是什么?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在工业领域有什么英明举措?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为中国改革开放奠定基础的重大会议名称?
(5)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历史的三次飞跃,你有何感悟?(答出一点即可)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不同的时代各领风骚,也是不同时代在艺术形式上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依次写出材料一对应的文学形式。
材料二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小说的内容,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
(2)以《西游记》和《红楼梦》为例,说明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宣政院印戳(chuō)”

(1)在哪个朝代的官方文书中能见到宣政院印戳?这一机构的设置对西藏地区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三清朝疆域图

(2)据材料二说明我国疆域东南和南两个方向的所至范围。为保卫祖国的疆土,清政府在东北地区有何举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