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材料三 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
——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你同意费正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说说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条约的内容?
(3)材料三中“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什么?这场“神圣的民族战争”结果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
——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二:1888-1894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这些钱,如果用来购买定远这样的铁甲舰,,可以买十一艘……
——戚其章《北洋舰队》
材料三: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北师大版教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清政府被批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
(3)请举出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各一例。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謇说:天生之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
材料二: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大学、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
————摘自《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张謇进行过哪两方面的“有用事业”实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在上述实践前开展的“有用事业”是什么。取得了怎样成效?
(3)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张謇对“有用事业”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采远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
(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场什么运动?提出了哪些口号?
(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战乱和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此时期我国哪一地区得到大规模的开发?此地大规模开发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2)此地除也优越的自然条件外,还有哪些大规模开发的有利条件?
(3)此时期有“八姓入闽”,他们迁入福建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代,试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课文,补充完成下表
| 秦始皇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
|
| 政治 |
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三公;() |
| 经济 |
统一货币;() |
| 思想文化 |
统一文字;() |
| 军事 |
北击匈奴,();兴修灵渠,拓展南疆 |
(2)根据上述表中的内容,试用最简练的语言评价秦始皇。
(3)有人说秦始皇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请你用一个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4)秦始皇与汉武帝比较,你认为哪个更了不起,为什么?(4分,只答对两点即可,允许有不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