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材料三 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
——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你同意费正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说说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条约的内容?
(3)材料三中“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什么?这场“神圣的民族战争”结果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李鸿章等人为解决“独火器不能及”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前期提出了什么口号?首先采取了什么措施?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19世纪末,“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摘自中华书局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状元办厂” 的目的是什么?( 2分)分别指出一战期间和20世纪20年代后企业发展状况如何?有何原因?( 4分)
材料三“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3)60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 在这个规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
(4)一百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强国之梦”历经艰辛与坎坷,今天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你对此有何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曾说:“17世纪……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在亚洲,日本还在被封建幕府制度束缚;而中国,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大国崛起解说词——走向现代(英国)》
(1)材料一中“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一成就使英国 “抢先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材料二 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1851年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当时英国国势全世界最盛……英国人自豪地把这次大型集会称为“伟大的博览会”。在博览会上展出的约10万件展品中,下列工业革命的机械展品较为引人瞩目……
(2)材料一中展出的具有这次工业革命标志性意义的展品是哪一件?使“当时英国国势全世界最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哪一次侵华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简要说明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伴随着危机等因素,但每一次危机的度过都进一步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
——《大国崛起》解说词
(1)为什么说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举例说明美国开始腾飞。
材料二:
(2)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战胜第二次危机的关键是什么?第二次危机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材料三: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材料四:我们只有一个世界,因而也只能有一种世界政治。它不应是对立的政治,它必须是相互依存的政治:它应是世界的内政。尽管存在地区和民族的差异,新千年的世界社会所面临的任务应该是:使所有人都能够和平共存和共处在一个有生活价值的环境里。
——(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3)举例说明材料三的观点。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说说当今世界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人类社会共同面对?
材料五: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普京(1999年)
(4)这里的“苏联体制”指什么?最早对这种体制造成冲击的是什么事件?
(5)上述材料可以分为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说说图片材料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你平时学习历史时使用的历史资料类型还有哪些?
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近现代史上,为了实现中国梦,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努力。
材料一:变法之法,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材料二:……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维新变法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近代史上中国人先后尝试过“日本式”、“美国式”、“俄国式”的梦想道路,但均告失败。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自己的路”,才取得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对“美国式”、“走自己的路”追梦探索中所进行的重大事件。新中国成立后,哪些事件使中国这头雄狮陷入迷茫?(两例)
(4)材料四中“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写出20世纪的最后20年能体现我党创造力的例子。
(5)结合上述材料,对于中国的艰辛发展之路有何认识?
革命和改革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上主要大国的崛起都经历了重要的革命或者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鲜卑姓 |
汉姓 |
拓跋 |
元 |
独孤 |
刘 |
丘穆陵 |
穆 |
布六孤 |
陆 |
贺赖 |
贺 |
图二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中华文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材料一中英国的“制度创新”指什么?根据所学试举一例英国科技创新的表现。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3)材料二中日本是如何“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举一例日本强大后单独发动的侵华战争。
材料四: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崛起与三位历史人物分不开。根据上述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4)
图序 |
典型人物 |
主要事件 |
重要文献 |
图1 |
华盛顿 |
领导独立战争 |
①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
图2 |
林肯 |
领导内战 |
②的颁布,扭转了战局 |
图3 |
③ |
实施了新政 |
④的颁布,加强了国家对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是新政的中心措施 |
材料五: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 |
全民 |
集体 |
公私合营 |
私营 |
个体手工业 |
1952年 |
41.5 |
3.2 |
4 |
30.7 |
20.6 |
1956年 |
54.5 |
17.1 |
27.2 |
0.04 |
1.2 |
(5)导致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谈谈你对上述探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