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为19世纪中期法国某城市居民死亡率和财产继承总值百分比表,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死亡率(%)
财产继承总值(%)
上层阶级
8.1
89.9
中等阶级
32.4
9.5
下层民众
59.5
0.6

 
A.阶级矛盾尖锐                 B.社会分化严重
C.经济发展迅速                  D.死亡率不平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多年来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国内史学界及官方对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的研究认定存在一定争议。而日本不同派系对此则存在较大差异,并有人认为南京大屠杀有“虚构、夸张”之嫌。这反映了()

A.证据充足最终能够还原历史全貌
B.日本研究结论全然罔顾史实真相
C.遇难人数不明阻碍屠杀事实认定
D.立场先行影响学术研究的客观性

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
B.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
C.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D.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

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

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
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
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
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

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至清初,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这些史实反映出当时()

A.皇帝疏于朝政造成大权旁落
B.决策过程具有一定制衡色彩
C.决策制度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D.君主乾纲独断专制达到顶峰

理学家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 由此判断,王阳明()

A.反对穷理格物 B.教人明辨善恶
C.主张静心无为 D.阐发禅宗学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