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柳梢青·岳阳楼
戴复古①
袖剑飞吟②。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注释:①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字式之,南宋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山河破碎风飘絮”,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的时代。 ②“袖剑飞吟”,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指剑)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1)词的上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形象?请简析。
(2)简析“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然后回答问题。
古诗十九首(之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注】①驾言迈:驾车远行。②寿考:寿命。③奄忽:很快。随物化:指死亡。
(1)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回车……摇百草”四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2)关于“荣名”一词,历来解释不一,请谈谈你对“荣名”的理解并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你这样理解的原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小题。
游终南山
[唐]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请简要赏析开头两句中“塞”和“生”两字的妙处。5分)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
B.颔联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
C.颈联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
(2)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然后回答问题。
古诗十九首(之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注】①驾言迈:驾车远行。②寿考:寿命。③奄忽:很快。随物化:指死亡。
(1)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回车……摇百草”四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2)关于“荣名”一词,历来解释不一,请谈谈你对“荣名”的理解并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你这样理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