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长大,意味着……
①“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
②小的时候,我常哼着这首歌,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③终于有一天,我考进了心目中梦寐以求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④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⑤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后,带着一份期盼,我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⑥渐渐,“长大”也在(繁重 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
⑦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之间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⑧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 反映)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⑨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沉的目光。我开始害怕,心想: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父母又会怎样责备我呢……
⑩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 )没有丝毫责怪我的意思,( )很信任我。她告诉我她的生活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并且决定帮着做一些我能做到的事。
⑪我并不是敷衍她,因为这是我心里决定了的事。
⑫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⑬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数落。
⑭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恶劣,而且桌上还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⑮吃饭时,我边吃边小心地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 和气),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暴风骤雨,但父亲却只是(盘问 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并嘱咐我不能只是表面应付,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⑯现在,我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⑰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⑴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分)
⑵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分)
⑶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梦寐以求——
敷衍——
⑷简要概括第7~11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按短文内容填空。
①第8自然段画横线的这句话描写了_______________,在文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第14自然段中说“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恶劣”,“我”想象中的气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读全文,找出从小到大“我”对“长大”的三种理解:
① ;
② ;
③ 。
⑺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许多人围过来,我有些惭愧”,联系上下文理解,“我”感到“惭愧”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父母说“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长大还意味着什么?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第一个“幸福”是指();第二个“幸福”是指()。
A、过新年了小女孩就能获得幸福。
B、小女孩临死前,处在幻觉中,这是幸福的。
C、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彻底离开了充满寒冷、饥饿、痛苦的现实社会。
D、小女孩小时候和奶奶在一起的生活是幸福的。
2、“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小女孩“两腮通红”是说明();小女孩嘴角带着“微笑”是说明()。
A、 小女孩是冻死的。
B、 阳光照在小女孩身上。
C、 小女孩终于离开这个寒冷、饥饿、痛苦的世界,从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D、小女孩临死的时候是幸福的,并没有感到痛苦。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条清澈的小河,一条泊在岸边的渡船。 我立在船头,一身蓝色的衣服倒映在水里。船身开始晃动,船老大拿着一根竹篙上来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圆脸少年站在河埂上朝老人大声问:“老爹,没钱能上船吗?” 老人正在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没钱坐什么船,笑话!” 竹筒一点,小船离岸而去。
孩子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离得老远,我看见孩子两眼睁得溜圆,牙帮在不停地挫动,两道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地蹙在一起。忽然,他把衣裳一脱,连同书包擎在了手中,“哧溜”一下滑进了河里。 秋风秋水,他受得了吗?一股同情的潮水从我心上漫过,想喊,没喊出声。那孩子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去,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撑船的老汉愣愣地望着,忽然大叫:“孩子,上船,快上船!” 孩子好像没听见。 船撑到孩子跟前,孩子使劲把头别过去。 “上船吧——别冻坏了。”老人似乎在哀求,“钱一分也不要。” 孩子不理他,依然向前划;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孩子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衣活像五彩的花瓣,黄黄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 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青年! 终于到了对岸,泥鳅一般蹿上了堤埂。阳光在他的脊背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他把衣裳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地跑了。河边的沙滩上,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条无限处长的省略号。 后来,我打听到了,那孩子考取了对岸的中学,那天是开学的头一天。 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过河,只要赶上学生上学放学,总会看到那个圆脸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他。 可惜老人已长眠在河边的沙丘里,没看到这封信。
1、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
2、本文的中心句是
3、描写少年下水.上岸用的动词有
4、本文对人物的刻画主要采用了描写方式,如: 有动作描写:,如; 有语言描写,。
阅读“生命桥”(片段)
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
1、 给上面一段文字加上合适的标点。
2、 那情景是怎样的?
3、 文中把比作 ,是因为。
阅读下列段落并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
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
“同志们!用石头砸!”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________;“山涧”的意思是_________。
3.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
阅读下面歌词,请在文中找出一句比喻句、 拟人句。
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