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他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他说:“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一句话,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伏尔泰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利的唯一的国家。”
——《重读伏尔泰》
材料三 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纪录片。……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城市里还有马克思阅读小组,“马克思”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了。
——2011年2月23日中国广播网
(1)依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思想观点。为践行这种观点,西汉政府在教育方面有何举措?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继承的“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依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是如何“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的?结合所学知识,请举例说明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在《独立宣言》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3)依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回归”德国人生活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有何内在联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最近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它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材料二: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它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哪两次重大的历史事件?
(2)、请分别说出这两件重大事件中的代表人物各一位,并分别列出他们取得的成就。
(3)、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他们也是亲密的战友,有着深厚的友谊,请你回答他们共同合作完成的无产阶级革命纲领性的文件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合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
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度。——柳宗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唐朝哪位君主的称呼?
材料二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2)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周边邻国,尤其是日本。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也是盛况空前的。日本政府经常派使团到唐朝来交流学习。这种交流的使团被称作?
材料三“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图一图二
(3)指出材料三中高度赞扬的是哪位历史人物?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结合上图,指出他对外交往的起点?“六渡出海,终抵东瀛”发生在哪位帝王在位期间?
材料四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图二指出,这位“僧人”是谁?结合图一指出“这条求知之路”的终点是哪里?“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是发生在哪位帝王在位期间?
(5)学习了两位僧人的故事后,他们身上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材料一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创立的科举制度给社会带来了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请回答:(1)科举制正式形成于哪个朝代?
科举制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科举制选拔官员的标准是什么?
材料二如图,看图唐朝三省六部简表,回答下列问题

(2)唐朝法典《唐律疏议》审批时需要通过哪个省的审核?
负责执行政令的又是哪个省?
(3)元朝在隋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了一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制度。请问这种制度的名称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构叫什么?

如图,识图并回答问题

图一大运河示意图图二“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1)根据图一,指出大运河的中心、南北起止点?这条世界古代史上最长的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
(2)如由江都将粮食运往洛阳附近的洛口仓要经历运河的那几段?
(3)“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指的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它的名称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是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十年“文化大革命”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
(2)根据材料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后果。
(4)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