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排布也相同 |
| B.质量数相同的不同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
| C.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在反应中越易失去电子 |
| D.非金属性越强,其阴离子越难失去电子 |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反应物的浓度 | B.反应温度 |
| C.催化剂 | D.反应物的性质 |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O2的电子式:![]() |
B.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C.NH3的结构式为:![]() |
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
设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四氯化碳含有 个四氯化碳分子 |
B.在18gH218O中含有10 个中子 |
C.在2 0.5 的醋酸溶液中含有 个 离子 |
D.常温下,16 甲烷含有10 个电子 |
已知反应AsO43-+2I-+2H+
AsO33-+I2+H2O是可逆反应。设计如图装置(C1、C2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
Ⅰ.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
Ⅱ.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40% NaOH溶液
结果发现电流计指针均发生偏转.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操作Ⅰ过程中,C1为正极 |
| B.操作Ⅱ过程中,盐桥中的K+移向B烧杯溶液 |
| C.Ⅰ操作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AsO43-+2H++2e-=AsO33-+H2O |
| D.Ⅱ操作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I――2e-=I2 |
1913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从而大大满足了当时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下列是哈伯法的流程图,其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①③⑤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