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某班级同学开展如图1所示相关的实验。下面是两个小组的实验记录与分析.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甲组同学往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记录如下:
加入盐酸的体积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溶液温度上升 | 5.6 |
9.8 |
12.1 |
16.3 |
18.5 |
17.1 |
15.2 |
14.6 |
13.5 |
12.6 |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
①当加入盐酸体积为
②当加入6
盐酸时,烧杯中溶液仍然呈红色,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和
③教材指出: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图2描述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是
(2)请你参与完成乙组同学的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步骤一:往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样品的试管中先滴加2~3滴的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 |
现象一:有气泡产生 现象二: |
1.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已变质 2.溶液碱性消失 |
步骤二:取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然后逐滴加入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 |
现象一:有气泡产生 现象二:溶液开始不变色,后逐渐变成红色 |
1.产生"气泡"这一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所取的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 |
化学老师交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I:没变质,全部是NaOH;猜想II: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猜想Ⅲ:完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BaCl2+Na2CO3=2NaCl+BaCO3↓
②部分盐溶液在常温下的pH如下:
盐溶液 |
NaCI |
Na2CO3 |
BaCl2 |
pH |
等于7 |
大于7 |
等于7 |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称取上述氢氧化钠固体样品8.0g溶于5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后,静置。 |
产生白色沉淀 |
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在一小块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出pH |
pH=11 |
说明久置固体中,还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
上述步骤①中,所用称量仪器的名称是 ,滴加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 是正确的。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表达与交流】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
某食品包装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1)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对此干燥剂作了一系列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问题与猜想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问题1: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 |
取适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 |
_____________ |
不能作干燥剂 |
问题2:猜想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变质后固体中有___________ |
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华同学实验中发现:把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放入同样一杯水中,有的溶解快,有的溶解多,有的溶解又快又多。是哪些因素影响着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多少呢?
请你参考下表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硝酸钾为例,选择一种可能影响硝酸钾溶解快慢的因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溶解度(g)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68 |
①影响因素: 实验中,控制不变的因素是 。
②实验方案: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②在蒸发过程中,待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下图。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
(3)若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100 kg,要将其变成20 ℃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以满足化工生产的需要,可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 。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2015年四川省泸州市】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含钾盐。请回答相关问题。
【分离提纯】
(1)在烧杯里放一定量的草木灰,加入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浸出溶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
(2)把烧杯中的草木灰连同浸出液一起过滤。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处理的方法是 。
(3)把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加热,用玻璃棒搅拌。当蒸发到 时,停止加热。
【成分探究】
取(3)所得的晶体少量溶于水,分到两支试管中。
(4)第一支:滴加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加盐酸: ;
②产生浑浊: 。
(5)第二支: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 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为证明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再向试管中加入 〔可供选择试剂:澄清石灰水、KCl溶液(呈中性)、CaCl2溶液(呈中性)〕,此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当看到 时即可证明。因此,草木灰 (填“能”或“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