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 A.促进占领区商品流通 | B.打击抗日根据地经济 |
| C.管制抗日根据地经济 | D.获得战争资源 |
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对“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
| A.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 B.目前尚不能确定X的值 |
| C.是一个常数 | D.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 |
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他强调欧洲要()
①放弃资本主义制度②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③取代美国的领导地位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某校高三(3)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其内容涉及: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开始提高、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日本的崛起、欧共体的不断发展。此课题有可能是()
| A.《中国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 | B.《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
| C.《两极格局之下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 D.《美苏霸权的衰落》 |
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
|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
|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
|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
1958年戴高乐重返政坛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后,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下列能够体现“戴高乐主义”本质的是
| A.强烈的民族主义 | B.恢复法国欧洲的霸主地位 |
| C.主张东西方联合制美 | D.挑战美英主导的世界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