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书法艺术是人们文化素质、技艺修养和个人性情的综合体现,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既能赏心,亦能启迪灵魂,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青少年学习书法,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高尚的艺术人格,为青少年的成长培养非智力的人格因素。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推进会9月24日在北京举行。
材料二: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交易诚信问题也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不诚信成为网络消费的主要障碍。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国家必须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让诚信回归心灵。
材料三:梁启超曾感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要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来抓。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给广大青年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学习书法及书法美术大赛推进会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就如何让诚信回归心灵提出合理建议。(10分)
(3)根据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请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谈谈你在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方面的做法。
关键词 |
做法 |
分值 |
勤学 |
|
2分 |
修德 |
|
2分 |
明辨 |
|
2分 |
笃实 |
|
2分 |
在某中学高三(2)班“我们未来之畅想”的主题班会上,有同学表达了这样一种看法:青年人不要在意小事,而要做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辨题:人生的意义在于做大事。
几年来,某校高三(8)班同学长期不懈地开展敬老助老志愿者活动。他们无论酷暑还是严冬,都会前往老年公寓,为老人表演节目、修剪指甲、捶背、读书读报等,用自己的青春辉映夕阳红。2006年5月,该班集体被团省委授予“18岁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在颁奖仪式上,主持人给该集体的颁奖词是:志愿者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内心充满着爱;志愿者是快乐的,因为他们内心因不平凡的经历而充满激情;志愿者是高尚的,因为他们内心因经历过艰辛而变得有力。
上述材料对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材料一: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许多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首次在广东提出的。而正是有这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的指引,广东改革发展才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当前广东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要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运用价值观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继续深化对发展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为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谋划发展,推动工作,着力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上述材料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2009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北京市教委在促进各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等政策,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