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
(1)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
(2)由一种原子形成的两种不同离子;
(3)由两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
(4)含有两种原子的两种不同离子。
有H、C、O、S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最理想的燃料是; (2)最常用的溶剂是;
(3)导致形成酸雨产生的是; (4)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某自来水厂用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流程如下:
(1) 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在乡村没有活性炭,常加入来净水。
(2 ) 实验室中,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
(3) 若该地区源水中含有较多的MgCl2,请写出在源水处理流程中加入CaO时有关化学方程式:①;
②。
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中,理由是。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色。
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小魔术:吹气生火。只见老师用嘴通过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对着蒸发皿中的一团棉花吹气,不一会,棉花就燃烧起来。同学们觉得很好奇:通常情况下,嘴中呼出的气体是不会使棉花燃烧的。为什么老师对着棉花吹气就能使其燃烧?
同学们已经知道: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两个条件①②;
小娟同学课下询问老师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口中吹出的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CO2,棉花(实为脱脂棉)中包裹着黄色过氧化钠(Na2O2),CO2与Na2O2反应生成白色的Na2CO3和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最终使棉花燃烧起来。请帮助小娟同学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设计检验固体产物是否为Na2CO3的实验:①用与固体产物反应,制得气体;②将气体通入中,如有生成,则证明固体物质是碳酸盐。
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c(填“>”、“<”或“=”)。
(2)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t2℃时,50 g b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