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B处出现蜡烛的像.
(1)实验中选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原因是 .
(2)某同学选择与A处蜡烛外形相同的另一根蜡烛,将其在玻璃板后移动,知晓与B处的像完全重合,他这样做实像验证 .
(3)另一位同学将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来回移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处蜡烛的像.
(4)另一组同学用跳棋代替蜡烛,在方格纸上实验.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说出一点)
两个同样的烧杯,内装温度、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水的温度/℃ |
20 |
22 |
24 |
26 |
28 |
30 |
某种液体的温度/℃ |
20 |
23 |
26 |
29 |
32 |
35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升温快的是 ;
(2)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多;
(3)由此可根据公式 ,推出C水 C液(填“>”“<”或“=”)
(4)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C液= .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同学们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4.5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和标有“2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小灯泡的灯丝电阻约为10Ω).
(1)请你按图甲的电路图,在图乙的实物电路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连线不得交叉).
(2)若电流表正确接入图乙电路,闭合开关前,某同学发现电路有一处错误,这个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是 (选填“AD”或“BC”).
(3)测量过程中,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实验过程中,若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互换位置,闭合开关后,小灯泡 (选填“亮”或“不亮”),这时电压表的示数约为 V.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使用的器材如图所示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小华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处,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
(2)当蜡烛放在10cm刻度时,烛焰成像如图2中的 ;
(3)小华观察到烛焰如图2中的c时,蜡烛应放在刻度为 cm和 cm之间.在照相机、投影机和放大镜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相关图形,如图1所示.
(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和 .
(2)水沸腾的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该示数是 段所对应的温度(选填“AB”或“DE”).此实验室的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如图1(a)所示,OA段与BC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 .
(1)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2)如图2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结论是:通电导线周围存在 ;如果移走小磁针,该实验结论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