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N N O 2 3 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请计算。
(1) N N O 2 3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N N O 2 3 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A、B装置制取气体,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①的仪器名称是
(2)小敏用A装置制取较纯净、干燥的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瓶②内要盛装;请在方框内将收集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3)连接装置应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安装,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装置B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完毕后,可以回收二氧化锰继续使用的原因是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你认为利用装置B是否可行?(填“是”或“否”),理由是

重铬酸钾(K2Cr2O7)是一种橙红色固体,它在实验室中和工业上都有很广泛的应用。
(1)重铬酸钾属于(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3)铬元素属于人体中的(填“微量元素”或“有害元素”);
(4)在加热条件下,重铬酸钾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2O74K2CrO4+2Cr2O3+3X↑,则X的化学式为
(5)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用于检查是否酒后开车,是因为酒精与该溶液反应生成绿色的硫酸铬(铬元素显+3价),该检查仪器中的废液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写出硫酸铬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时为℃。
(2)在t1℃~t2℃范围内,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5)t3℃时,将30gA加入到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至0.1%)。
(6)在室温时将A物质加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少量A未溶解,但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A完全溶解了,可能的原因是

下表列出了人体中含量较高的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H
C
Na
Cl
O
K
Ca








(1)x=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化学式为;19号元素形成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3)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病和发育不良。
(4)检验由钠、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选用的试剂是(填化学式)和稀硝酸。
(5)碳元素组成的物质众多,如图表示碳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的转化过程:C(石墨)C(金刚石)

由此可得出对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的“毒胶囊”中使用的明胶含有重铬酸钾(K2Cr2O7),其中的铬(Cr)是有毒的重金属元素。计算:
(1)重铬酸钾中钾、铬、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3)14.7g重铬酸钾中含铬元素的质量是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