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药品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未塞瓶塞,且试剂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王、小李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并加以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小王 |
用 试纸测溶液的 | 溶液的 |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
小李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
(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
(2)小李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
为
(3)小张同学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为确定小张同学的猜想,应该对小李同学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向试管中加入
(4)小王同学在测定溶液
实验中,由于紧张先将
试纸润湿后再去测氢氧化钠溶液的
,你认为他测出该溶液的
会
【反思】
(5)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拓展应用】
(6)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你认为还可使用与小李实验所加试剂不同类别的试剂是
(7)若要除去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应加入适量的
海洋是个巨大的宝库,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
(1)食用海鱼摄取的主要营养素是 。
(2)右图为海水淡化装置,利用的能源是 ,获得的蒸馏水属于 (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3)利用海水可制取许多化工产品。用海水制食盐,常通过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少量的CaCl2、Na2SO4等杂质。 除去上述杂质,先加过量BaCl2溶液除去 ,再加过量 溶液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Cl2,生成的沉淀经 除去,最后加入调节pH,蒸发,结晶,制得精盐。
(4)用氯化钠和碳酸氢铵NH4HCO3可制备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aCl+ NH4HCO3=NaHCO3+NH4Cl。
20℃时,按上述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质量比,向100 g水中加入g NaCl和
g NH4HCO3,理论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资料: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假设它们同时溶解在水中各自的溶解度不变。
物质 |
NaCl |
NH4HCO3 |
NH4Cl |
NaHCO3 |
溶解度/g |
![]() |
![]() |
![]() |
![]() |
(5)从海水中提取溴常用吹出法,即用氯气(C12)将海水里溴化钠(NaBr)中的溴置换出来,再用空气或水蒸气吹出溴(Br2)。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氯气置换出溴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在pH=3的酸性条件下进行,可用 测定反应液的酸碱度。
②吹出的溴和大量空气混合在一起进入吸收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根据流程图分析,通入SO2的目的是 。
下图甲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备常见气体,乙装置中有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彩色气球,红球中充有空气,蓝球中充有氧气。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橡皮乳胶管将A、B连接,打开分液漏斗和活塞,缓缓将X滴加到Y上,有气体生成。
如果观察到乙装置中的红球缓缓上升,蓝球几乎不动,则甲装置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Y起 作用。
如果观察到乙装置中的红球和蓝球均缓缓不同程度地上升,则甲装置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
如果观察到乙装置中的红球和蓝球均几乎不上升,则甲装置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 。
(3)用分液漏斗替代长颈漏斗进行该实验的一条优点是 。
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装置。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吸收)。
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装置B的作用是。
④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为。
(2)若用一氧化碳气体(含少量水蒸气)来测定某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气体流向是从左向右,选择的装置按B1→D→E→B2顺序连接,然后进行实验(假设有关反应均反应完全)。
①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对于上述设计的这个实验装置,你认为还需要改进的是 。
③通过测量反应前、后E洗气瓶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铁样品的纯度。若氢氧化钙溶液的量不足,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广泛用于洗涤、纺织、医疗、造纸等。某兴趣小组展开了深入的学习:
【资料卡片】:
Ⅰ、制备研究:下图是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问题:
(1)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生产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3)生产过程中,需加入较多的NaCl,以便过碳酸钠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4)操作A的名称是,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和;
(5)洗涤过碳酸钠晶体最好选用。
A.蒸馏水 B.无水酒精 C.饱和碳酸钠溶液 D.饱和NaCl溶液
(6)母液可以循环使用,其中主要含有的溶质是和;
Ⅱ、纯度测定:测定过碳酸钠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仪器略去),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①;②将过碳酸钠样品(2.20g)和少许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后置于装置A中,在量筒中加满水;③连接仪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水;④待装置A中时,停止滴加水,并关闭活塞;⑤待量筒中水面不再变化时,记录其中水面刻度;⑥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7)完善实验步骤的相关内容:①、④;
(8)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黑色粉末能加快过碳酸钠的分解速率,其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变,可能是(填化学式);
(9)实验中,,则开始收集气体;
A.刚开始出现气泡时 B.当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
C.若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部,复燃时
(10)若量筒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224mL(通常情况下,氧气的密度近似为1.43g·L—1。),计算过碳酸钠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3分,Mr(2Na2CO3·3H2O2)=314、Mr(O2)=32];
【实验反思】:
(11)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测定结果偏大,可能原因是;
(12)量筒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13)有同学提出,装置中原有空气会使测定结果偏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14)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可用下述方案进行测定。方案:将装置A中剩余物过滤,洗涤滤渣,并将洗涤液并入滤液蒸发得无水固体1.39g。则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为。
(15)根据资料卡片,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方案测定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只需给出简要的方案)
现有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向长颈漏斗中加适量的水,若观察到长颈漏斗末端出现稳定的水柱,则装置不漏气;
(3)实验室制取H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发生装置为;
(4)实验发现:用40%的硫酸制取H2效果最好。现欲配制30mL 40%(密度为1.30g·mL—1)的硫酸,需要98%(密度为1.84g·mL—1)的浓硫酸mL(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需要水mL(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量取浓硫酸时,若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硫酸的质量分数40%(填“>”或“=”或“<”),配制过程不需要的仪器是;
A.托盘天平 | B.量筒 | C.烧杯 | D.玻璃棒 E.胶头滴管 F.铁架台 |
(5)实验室制取H2时,在硫酸溶液中滴入饱和CuSO4溶液会影响反应速率。右图是滴入饱和CuSO4溶液体积(X)与反应速率(Y)的关系图,请回答:
①滴入CuSO4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a点过后,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