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诗鉴赏
淮上与友人别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①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②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③“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
④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说说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入"二字的表现力。

从内容和写法角度赏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

阅读《武陵春》,完成各题。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下列对此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武陵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避难时所作,反映了女词人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情感。

B.作品由景而情,从神态举止到内心波澜,写得真率自然,跌宕起伏,词风凄婉劲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C.国破、家亡、夫逝是女词人愁绪产生的原因,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载不动许多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D.词人通过"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词欲抑先扬,把她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得生动真切。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新颖奇特,请你品一品。(可从修辞、写法等方面品析)(2分)

阅读下面一首散曲,完成以下各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这首散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前两句中的"聚"和"怒"妙在何处?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以“闲人”结尾,请简要谈谈你对“闲人”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