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          ,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图中序号表示)      
(2)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        ,图中       点(用字母表示)可发生兴奋。
(3)若刺激d点,图中     点(用字母表示)可发生兴奋。
(4)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        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表示有  个突触。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     ,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      ,(填方向)其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某动物的细胞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两个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细胞,判断依据是。图A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后产生的细胞叫
(2)B图表示细胞,其中含个四分体。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有染色体条。
(3)比较可知,A图中的染色体、DNA的数目是B图中的
(4)B图中非同源染色体将会,这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图中甲、乙、丙3个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两对染色体)的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时期。(2)乙图表示时期。
(3)丙图表示时期。(4)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细胞。
(5)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细胞

下面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性基因控制的。
(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3)Ⅱ3的可能基因型是,她是杂合体的机率是
(4)Ⅲ? 是白化病的概率是()
A、1/2 B、2/3 C、1/4 D、1/9

科学家们已经陆续从病死的家禽和候鸟体内分离到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一种RNA病毒),现在若生产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的抗体,请根据下面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感染病毒的动物或人体内的细胞,d过程的常用诱导方法是____________(写出两种方法)。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________种类型的C细胞,因此需要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D细胞用于培养。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在进行细胞培养时,一般要满足以下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的两项)
(4)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生物工程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请列举两项相关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知识。
(一)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1)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    法,原因是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为
①使干酵母与  混合并搅拌,使酵母菌活化;
②将无水CaCl2溶解在蒸馏水中,配成 CaCl2溶液;
③用酒精灯加热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④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常温再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⑤用注射器将                    的混合物缓慢滴入氯化钙溶液中。
⑥30min后可以从CaCl2溶液中取出凝胶珠。如何判断凝胶珠制作的成功与否:         
                                   
(二)为了检测饮用水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培养基的配方如下表:

蛋白胨
乳糖
蔗糖[
K2HPO4
蒸馏水
10g
5g
5g
2g
1000mL

(1)表中漏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培养基所含的碳源有_________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培养基时,必须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当大肠杆菌体内某代谢产物X含量过高时,X会与酶Y结合,导致Y的结构__________变化,Y的活性降低。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措施包括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__________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