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题目。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①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
“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与浩初上人①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释】①浩初上人:即浩初和尚,潭州人,当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
②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因党争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这两首诗都写到山,但写山的手法不同,请简要分析。
结合这两首词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分析它们的异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①翻:通“反”。②晓钟:报晓的钟声。
(1)诗的第三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计不知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计不知所出耳 顾:只是,不过
B.秦之遇将军,可谓矣。深:刻毒
C.今闻将军之首购:重金征求
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生活贫穷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夜缒出伏尸
B.顾计不知出耳 君之知也
C.人之力而敝之 不如善遇之
D.遂私见樊於期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项伯杀人,臣

A.太子
B.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C.吾得事之
D.越国以鄙

把文中划线句子及课外选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齐安郡晚秋①
杜 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 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 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 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 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 ①齐安郡, 即黄州 。 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 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小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呔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俗韵:风俗。 B.桃李堂前罗:排列。
C.虚室有余闲余闲:空闲的时间。 D.依依墟里烟墟里:村落。

下列对《归园田居》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尘网”,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B.“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