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B.营造经济建设的国际国内环境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民主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叙述道:“1861年以后,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家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最能说明材料观点的史实是:

A.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 B.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
C.主动撤销对越南和朝鲜的藩属制度 D.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

美国1787年宪法的序言只有一句话:“我们合众国人民(We the people),为建立更完善的联盟,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然而,“We the people”这三个英语单词却成为美国宪法中引用频率最高的部分。这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

A.是很不成熟的成文宪法 B.重视公民主体的权利
C.忽视了法律的阶级属性 D.缺乏立法的理论基础

观察下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

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B.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C.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

明朝小说《金瓶梅》的故事源于《水浒传》,但主人公却由侠士武松变为商人西门庆,《三言》《二拍》中的许多故事采自唐宋传奇,但主人公却往往由仕宦之子、将门之后变成了商人。这反映出

A.社会动荡导致传统价值观的缺失 B.世俗文学成为反封建的主要载体
C.商人社会地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D.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但不要变动太大。要用法律和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这反映了罗马法

A.保持习惯法传统 B.强调维护民主法制的重要意义
C.崇尚自由和理性 D.强调客观公正的解决现实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