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城市(填代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____ ___。(1分)
(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城市位于_ ___________________地貌上。(3分)
(4)D城市适于发展_______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 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状况,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中。(2分)
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见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在阶段Ⅰ,商业用地的布局特点是:;阶段Ⅱ,出现的新变化是:。(4分)
(2)该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工厂迁出了旧城区,目的主要是为了
和。(4分)
(3)比较阶段Ⅰ和阶段Ⅱ图,指出该城市城市化的具体表现、。
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海港东南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见图。
资料二: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mm,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10%;面积大于的湖泊有5个,严冬也不结冰。
资料三: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
(1)限制材料一图示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图示河流主要补给来源为。图示河流主要参与水循环三大循环中的循环。
(2)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3)材料二所述沙山主要受作用形成,材料三所发现化石出现在岩中。
(4)图示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时,缓解此类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保护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中国船舶和人员的安全,2008年12月26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我海军护航编队航线图。
(1)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时,当地昼夜长短状况是;西行途中,三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此时亚欧大陆受控制
(2)舰艇编队出发之日,地球公转到(远、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慢)。西行途中,为了与当地区时取得一致,官兵的手表需调(快、慢)。(3分)
(3)舰艇编队途经北印度洋时,海区盛行风向是,洋流流向是。(顺时针/逆时针)(2分)
(4)船舶过了索马里海域进入红海,红海处于板块与板块的边界 。
(5)舰艇编队行驶过程中的定位与导航主要依靠。(1分)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半岛沿海某地1950年(甲图)和2000年(乙图)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山东半岛濒临渤海和黄海,海岸线漫长,海洋资源丰富。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蓝色海洋经济将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2000年与1950年相比,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面积增加的有、,面积减少的是。
(2)该地区由于土地利用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有哪些?
(3)简要分析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答出两点即可,2分)
某区域示意图,A、B、C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三个功能区。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A、B、C三个功能区中,属于商业区的
是(填字母)。
(2)该城市在城郊建设卫星城和工业区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该地区煤炭、铁矿资源丰富,按自然资源的性质分类,它们都属于资源。在此资源基础上该地发展了钢铁工业,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判断,该布局是否合理?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