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勇同学在同一块海绵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来进行研究.(所用每块砖重力和型号大小都相同)

A.一块砖平放在海绵上
B.两块砖叠放在海绵上
C.一块砖竖放在海绵上
⑴小勇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⑵观察比较图A、B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比较图A、C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⑶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法。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下表是小薇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 μ / ( cm )

30

20

15

10

5

像距 v / ( cm )

15

20

30

40

/

(1)第5次实验时所成像的性质:  

(2)第1次实验时,小薇若将一近视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 ) 透镜方向移动。

(3)通过观察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  次实验数据是编造的,判断的理由是  

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请将实验报告中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

数据表格

时间 / 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

83

87

91

95

99

99

99

99

结论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  ,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 C

方法

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运用了  法。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器材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已知电源电压恒为 6 V 不变,待测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3 . 8 V ,功率估计在 1 . 1 W 左右。

(1)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使其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

(2)请根据实物图在右侧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电路图。

(3)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4)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应该位于  端(选填 A B )

(5)闭合开关,同学们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此时电路故障为  

(6)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换片 P ,使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A ,则待测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7)若实验器材中电压表 0 ~ 15 V 量程被损坏,利用上图器材怎样测定待测灯泡的额定功率?简要步骤

  

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中学一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 ρ 、高度 h 、圆柱体底面积 S 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密度的合金材料制成、高度和横截面积不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如图所示)对水平桌面上海绵的压下深度,实验记录见下表。

序号

物体

底面积 S / c m 2

高度 h / cm

海绵被压下深度 / cm

1

合金甲圆柱体 A

10

5

0.5

2

合金甲圆柱体 B

10

10

1

3

合金甲圆柱体 C

20

10

1

4

合金乙圆柱体 A

10

5

1.5

5

合金乙圆柱体 B

10

10

3

6

合金乙圆柱体 C

20

10

3

(1)该小组同学是通过  来判断压强大小的。

(2)分析实验1、2或4、5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的  有关。

(3)分析  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

(4)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5)实验结束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某一合金甲圆柱体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海绵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合金的密度为 ρ ,圆柱体合金的高度为 h ,底面积为 S ) 。表达式为  

(6)上面推导出的表达式  (选填“能”或“不能” ) 应用于各类固体的压强的计算。

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 35 cm 刻度时,向  (选填“左”或“右” ) 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  偏。

(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 30 cm 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 50 cm 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  (选填“薄”或“厚” ) 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