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勇同学在同一块海绵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来进行研究.(所用每块砖重力和型号大小都相同)
A.一块砖平放在海绵上
B.两块砖叠放在海绵上
C.一块砖竖放在海绵上
⑴小勇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⑵观察比较图A、B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比较图A、C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⑶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法。
某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探究。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量L2两端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办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
(2)该同学用上面的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 。
(3)方法改进后,所测出的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以得出本次实验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AB/V |
UBC/V |
UAC/V |
2.1 |
1.7 |
3.7 |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军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绘制的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
(1)由图甲中的信息,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 cm。
(2)若他把蜡烛放在图乙中A的位置,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若使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3)若把实验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 “视网膜”的 (选填“前面”或“后面”)。
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在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实验次数 |
质量m/kg |
初温 t/℃ |
末温 t/℃ |
加热时间t/min |
1 |
0.1 |
20 |
30 |
2 |
2 |
0.2 |
20 |
30 |
4 |
3 |
0.3 |
20 |
30 |
6 |
4 |
0.3 |
20 |
40 |
12 |
5 |
0.3 |
20 |
50 |
18 |
(1)该实验中,利用加热时间表示 。
(2)上表中 (填序号)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3)通过数据分析,水吸收的热量除了与质量有关,还与 有关。
(4)为了进一步探究,给一定质量的冰加热,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出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甲和乙,你认为正确的是 ;可见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还与该物质的 有关。
(5)生活中人们利用水来取暖或制冷,就是利用了水的吸放热能力 (选填“强”或“弱”)的特点。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1)读出小车从A运动到C经过的路程SAC= cm。
(2)若小车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为3秒,则小车经过AC的平均速度VAC= cm/s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4)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其能量转化情况是 (不计摩擦)。
如图是小军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所采用的电路,是四根合金丝,用一个电压表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得到一次实验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导体 |
材料 |
长度 |
横截面积 |
电压表示数/V |
a |
镍铬 |
L |
S |
1.0 |
b |
镍铬 |
2L |
S |
|
c |
镍铬 |
L |
2S |
0.5 |
d |
镍铬 |
L |
S |
(1)四根金属丝串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 之比;为探究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比较合金丝a和 两端的电压;合金丝d两端的电压如图乙所示,示数为 V.
(2)在得到上表数据的过程中, (选填“能”或“不能”) 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为得到更可靠的实验结论,应多次实验,每次测量合金丝两端电压之前,需进行一项实验操作是 .
(3)关于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小军还进行了理论探究:某金属丝电阻为R,长度为L,若把n根这样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总长度为nL,总电阻为 ,从而得到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依此关系,上表中b合金丝两端的电压应该为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