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议通过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两院报告。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行使了( )
A.立法权 | B.任免权 | C.监督权 | D.决定权 |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报告。这表明 ( )
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一府两院是人大的下设机构
③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
④一府两院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事实证明,有什么样的考试就会导致什么样的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制度历经多次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可以表明()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 |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
C.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在动力 |
D.人类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创新 |
从恩格尔系数可以大致推知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但情况也并非绝对如此。如消费水平在全国领先的广东,恩格尔系数反倒比中西部一些省份好要高。合理的解释是:广东爱好美食,食品支出大。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东西 |
B.事物复杂多变,所谓的“规律”其实是不存在的 |
C.联系具有多样性,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D.看问题要注意抓住主流,不必去管那些细枝末节 |
某技校以挖掘机专业著称。一些毕业生表示,来了工地才知道,学习这些实践操作还不如直接到工地拜师。操作技能不是在学校就能学出来的,在学校里会操作并不代表在工地就会用。这说明()
①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实践的产物
②人民群众的智慧,是实践与认识的源泉
③服务于客观实践,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已夺去数千人的生命,并有向世界其他地区蔓延之势。世界卫生组织承认对疫情的扩散蔓延负有责任,其在疫情暴发初期对形势存在误判,以致行动迟缓,应对不力。而相当一部分专家,7月时都还相信疫情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这可以表明()
①作为社会存在的衍生物,社会意识的发展总是相对滞后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③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已有的认识常具有局限性
④人们已经获得的正确认识,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和发展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有统计显示,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7.4万亿美元,而中国则达17.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财政部官员指出:在经济增长质量上中国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一认识,体现了()
①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对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
③坚持二元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