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二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亦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知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末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患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请回答:
(1)材料一、二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贞观年间,唐朝皇帝如何完善该选官制度?
(2)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种选官制度的影响。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并援引材料一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
图片、影像资料不仅是历史呈现的方式,也是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图2《新青年》封面图3 台儿庄战役形式图图4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一图片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材料一图片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①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②《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③台儿庄战役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材料二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系列节目。本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节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最能说明材料二中"千年局变"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功绩。"峥嵘岁月"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是什么?说说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3)举出材料二"中国新生"中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两例。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世纪跨越"中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
(4)回顾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你有什么感悟?
材料六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座谈会上说:"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材料七 如下图
1.简答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结合五四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自己的实际,简要谈谈"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道理或认识。
材料
1997年2月25日,江泽民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说,邓小平"领导我们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综合国力愈益强盛起来,人民生活逐步富裕起来,社会主义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1.结合材料四,用身边的史实证明我们的生活逐步富裕起来。(不少于三项)
2.结合材料四和所学所知,用军事史实证明我们的祖国愈益强盛起来。(不少于三项)
3料五 2004年8月22日,胡锦涛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财富,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
4.简要阐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不少于三个方面)
材料一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
材料二 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答出毛泽东领导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2.答出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
3.答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及时间(年月日)。
4.答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时间和标志。
5.请列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三个模范人物。
材料一 1961年10月10日,周恩来在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大会上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是杰出的民主主义者,他在这次革命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1.材料一中的"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从何时何人到何时何人?
2.结合所学,用两件史实谈谈孙中山在这场革命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