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多个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20W至5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03、黑藻等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6套如上图所示装置,编号为1-6。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0.01g/mLNaHC0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6等分黑藻分别放入1- 6号装置。
③将6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用20W、50W、75W、100W、200W和500W的台灯等距离地分别照射1- 6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
实验结果:

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列出实验中的两个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2)根据装置图,上表中各组次的实验数据是如何读出的?
(3)将实验处理结果在下边的坐标里绘成柱形图。

(4)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                       
(5)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6)在冬季的人工大棚中种植蔬菜,需要确定合适的光照强度,因为光照不够会降低产量,而提供多余的光照还会浪费钱。通过该实验还不能确定最适合黑藻生长的光照强度,请写出该如何开展进一步的探究: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化反应,图中a、b代表物质,①~④表示相关过程,图乙表示该绿色植物CO2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祝。请据图回答:
(注:[ ]内填①~④中有关的数字)

(1)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过程③进行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
(2)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过程[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除了产生了[H]、ATP外,产物还有_________。
(3)如果图甲中①过程产生的O2恰好供②过程利用,则此时叶片状态对应于图乙中的点。
(4)图乙中,光照强度由C点增至D点,C5含量______(增多/减少);A~D间限制叶肉细胞CO2吸收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D点以后,增加CO2吸收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且都为完全显性的关系,显性基因。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生化机制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

(l)开黄色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的花色表现型是____。
(2)现有和AABB、aaBB和aabb三个纯种报春花品种,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程序:
①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②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自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F2自交,然后选择开黄花植株的种子混台留种;
④重复步骤③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3)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原因是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
②报春花的雌蕊和雄蕊不等长,自然状态下可以进行异花传粉。为了让F2自交应该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2植株中开黄花的占_________,在这些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予中黄色纯合子占___________。

下图是人体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试回答([ ]
中填序号___________上填写名称):

(1)若含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合成甲状腺球蛋白过程中产生了H2O,则H2O的生成部位是[]__________;水中的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____(基团)。
(2)用含标记的氨基酸培养上图细胞,则出现的部位依次为_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回答)。
(3)其中碘和水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依次为________和__________;缨胞合成的甲状腺球蛋白运出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_。

下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____,它有助于两个相邻细胞间传递信息等。
(4)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_________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5)对细胞膜化学组成的分析表明: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其上分布的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科学家采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首先将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1上,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相对应的抗性菌落,挑取其中一个菌落接种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5上。
③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大肠杆菌与霉菌从结构上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后者,链霉素进入细菌后,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单位的特殊受体结合,干扰信息核糖核酸与30S亚单位间起始复合物的形成,抑制蛋白合成,由此可知链霉素起作用最可能影响到基因表达的过程
(2)3号、7号、11号培养皿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
(3)该实验的结论是,依据是。无论抗药性突变是如何产生,从变异的角度上看,抗链霉素基因是通过
产生的,大肠杆菌抗链霉素基因存在于上,该结构在基因工程中是最常用的载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