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
材料二: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面对碎片化阅读的发展趋势,推动全民阅读要研究如何使阅读内容更加适应碎片化时代,以碎片化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可行的举措是研究机构进行相关研究,使优秀阅读内容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适合碎片阅读的模式,为读者提供参考。为推动阅读,我国已将全民阅读立法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但这仍未改变我国公共阅读资源的稀缺、公共文化服务所提供的阅读与公众自身常常关系不大等现状。因此,全民阅读活动要真正有成效,不能仅仅限于一般的号召,要结合每个城市的特点、区分不同的人群,做到有针对性,还要持之以恒。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的知识,分析如何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材料三:当下中国的国民阅读呈现功利化、实用化等倾向。无论是在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有关人际关系、升学升职、投资理财、养生保健、家庭教育等实用类书籍往往热销,而文学、哲学、史学等滋养心灵、奠定文化基础的书籍则少有人问津。某权威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72.7%的人认为“人们注重现实利益,功利化阅读明显”;56.7%的人认为“人们偏重书籍的实用性”。
(3)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对国民阅读中的功利化、实用化倾向进行评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新型思维方法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9月15~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某校高三(9)班同学通过听时政报告、课外学习、网上调查活动,学习理解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商定以“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同学们通过网络了解到,该市市委、市政府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该市市委、市政府在“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专家咨询座谈、网上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根据本地实际,确立了统筹发展的策略: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在引进企业过程中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切实贯彻“以工促农”政策,调整农业产业结 构;依据《村民自治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行“就业和社保、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社会服务”等社区创建活动,并依据《居民自治法》加强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市委、市政府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收到了实效,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
(1)同学们围绕调查结果进行了讨论,如果让你在讨论中发言,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促进该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列出你的发言提纲。
(2)根据调查结果,请你说明市委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是怎样体现党的执政方式的。
(3)请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为该市深入“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几点建议,并说明理由。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事件发生后,某班同学以“民族团结”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其中。
材料一:7月8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工作。会议强调,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决同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材料二:“7·5”事件发生后,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立即行动起来,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组织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落实政府的要求,使社会秩序走上正轨。
材料三:2009年7月16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提出,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和考试范围。
(1)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3)说说你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事件发生后,某班同学以“民族团结”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其中。
材料一:7月8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工作。会议强调,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决同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材料二:“7·5”事件发生后,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立即行动起来,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组织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落实政府的要求,使社会秩序走上正轨。
材料三:2009年7月16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提出,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和考试范围。
(1)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3)说说你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帮助和支援下,新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新疆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新疆一穷二白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材料二: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使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新中国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是正确和行之有效的。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新疆实现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的原因。
(2)请简要说明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和意义。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而文化产业逆势而上,呈现着“繁花似锦”的繁荣景象。
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感受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的主题探究活动,搜集了下列材料。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感受文化软实力
2009年,一场场高质量的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网络、3G等新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竞相追逐的制高点。电影票房突破60亿元,增长近40%。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20%……以“中国元素”为底蕴的文化产业不仅塑造了强大的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更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增添了力量。
(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并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说明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材料二:探寻文化发展秘诀
2009年,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一大批艺术院团、新闻出版企业,通过改制、重组、合并、上市成为更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第一次将文化产业发展“升格”到国家战略高度;文化部制定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成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政策“推手”。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保护合法的跨地区经营活动”,要求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等法律法规。面对文化市场消费者的变化,文化生产者和经营者更多地关注和适应市场与人们的需求,不仅考虑国内消费者需求,文化“走出去”也变得更为主动。
(2)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总结出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至少三条),并简要说明发展文化产业要把“无形手和有形手”结合起来。
材料三:倡议推动文化发展
2009年,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各界倍加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打击手机涉黄信息”、大力实施“少儿出版精品工程”……有关部门更是频出重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同学们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就如何“抵制网络不良之风,共建文明绿色空间”提出了如下合理建议:
第一,必须把堵和疏的方法结合起来,做到依法打击网络低俗不手软,同时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第二,必须建立一整套长效机制,使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有机结合。
第三,需要网络运营商和广大网民树立应有的网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