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7分)国家富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1) 材料中“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以此为开端,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不断书写传奇?(2分)
材料二    

(2) 香港和澳门分别于哪一年回归祖国?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3分)
材料三  “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
——《海峡两岸歌》
(3) 材料三表明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什么原则?(1分)
材料四 在邓小平先生领导下,我们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探索和开拓国家发展道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欧洲学院的演讲
(4) 依据材料四,指出习近平主席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1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
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制度?
探究二 经济篇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一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经济发展。
探究三 文化篇,如图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朝或元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_,它出现在宋代的是什么地区?
(2)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最直接地反映了宋代的()(从三个选项中选一个,2分)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繁荣 C.商业繁荣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现象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每当这优美的旋律响起时,我们总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请放松紧张的心情,运用所学知识,轻松作答:
(1)中华民族共同尊奉的“人文初祖”是谁?
(2)和亲是古代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重要形式。唐朝曾与哪个少数民族和亲?请举出两个典型事例。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什么?在这个王朝的统治下,我国的民族关系有何发展?
(4)综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你认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是哪位皇帝所说的话?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2)材料二描写的是怎样的社会景象?出现于哪个皇帝统治前期。
(3)材料中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两个盛世分别是什么?出现盛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唐朝的繁盛给后人留下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庞大王朝。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不仅征服了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张至西亚地区,使元朝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疆域最辽阔的王朝。
请回答:
(1)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的是谁?
(2)“元朝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疆域最辽阔的王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什么政治制度?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元统治者又实行什么政策?
(3)元朝疆域辽阔,许多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原,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什么?
(4)你认为元朝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什么?(列出一点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