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中俄将共同举办二战欧洲和亚洲战场战胜德国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70周年庆祝活动,继续坚决反对歪曲历史和破坏战后国际秩序的图谋。
——2014《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
1.举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苏两国抗击法西斯的有关史实各一例,并写出相应的作用。
材料二  2015年4月17日,“抗日战争与中美关系珍贵文物展”在上海复旦大学正式对公众开放。下面两幅图片是其中的展品: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并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小罗斯福《罗斯福见闻秘录》
3.分析材料三中罗斯福的话,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前3世纪,一位叙拉古国王曾令金匠打制一顶纯金王冠,因怀疑金匠作假掺银,故请①予以鉴定,但不得损坏王冠。①苦想数日,一筹莫展。一天他在浴室洗澡,躺进浴盆时,盆水外溢,身体也有上浮之感,瞬间灵感突现:不同物质的物体,虽重量相等,但因体积各异,排出的水量必不相同。茅塞顿开的①立即赤身裸体狂奔回家,沿途不住忘情高呼:“找到了!找到了!”最终通过试验,揭露金匠的欺诈行为。
请回答:
(1)材料中“①”的人物是谁?依据所学知识说明,①是用什么原理揭露金匠的欺诈行为的?
(2)从上述的材料中,你认为科技发明来源于什么?
(3)在当时所在国家的历史地位怎样?①在物理学域的主要贡献有哪些?(4分,列举出两例)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条大路通罗马。”
材料二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瑁,玳瑁,始乃一通。
材料三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古代战争与历史演进的关系时指出:“暴力、战争、掠夺、抢劫等等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古老文明被蛮族破坏,接着就重新形成另一种社会结构。对野蛮的征服者民族说来,正如以 上所指出的,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时期的什么现象?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大秦”在世界史上指哪个国家?材料二记载大秦王安敦派使者到中国具体是在哪一年?
(3)材料三能说明什么?试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并举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材料二这是自由的理想反对专制政治的胜利,这一胜利,使得希腊城邦,尤其是雅典,能够为其自身及其后代捍卫这一理想。
材料三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努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于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之外,更主要的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
(2)材料二评述的是古代哪场战争?从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角度看,这场战争有何历史地位?
(3)材料三所述的“拜占廷帝国”又称帝国。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帝国灭亡的原因是?(2分,提示: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近代以来,日本侵华战争破坏了两国友好关系,对两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第一次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始迈向现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了中国现代化的尝试。第二次是1927年到1937年这段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日本陆军部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刘涛《中国崛起策》
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解放日报》社论
材料三 2013年,安倍内阁谋求通过强化日美同盟及与周边国家安全合作,对中国实施多边牵制。中日钓鱼岛争端继续陷于僵局,中日摩擦和对立向多领域扩散,外交、安全关系紧张,贸易、投资减少,国民感情进一步恶化……安倍悍然参拜靖国神社,挑战国际正义和人类良知,否定战后国际秩序,导致中日关系陷入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严峻局面。
——《日本蓝皮书(2014)》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日本通过什么战争打断了中国现代化的尝试?在第二次中断和干扰中,日本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事变?
(2)根据材料二概括,《解放日报》社论认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和抗战胜利的意义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4分)
(3)材料三中安倍内阁的行径导致中日关系陷入怎样的局面?作为当代中学生,请你就如何改善中日关系向安倍内阁提出建议。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试分析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民族独立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公元6、7世纪,学者、教师、工匠和僧侣才从大陆渡海而来,随身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宗教信仰。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注:图1为颐和园石坊,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的19世纪末世界上最华美的艺术品之一;图2为吉野号,明治天皇提取皇室费用购买的19世纪末世界上最快的巡洋舰之一。)
(1)材料一中的“天朝”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哪两个朝代?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热情的皈依者”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一中遣唐使在唐朝学习文化,回国对日本进行了怎样的改革?(4分,列举两例)
(4)提取材料二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皇室开支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日比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