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表所列四个选项中所选用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混合物 |
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乙烷(乙烯) |
高锰酸钾溶液 |
洗气 |
B |
甲苯(苯酚) |
溴水 |
过滤 |
C |
乙醇(水) |
氧化钙 |
蒸馏 |
D |
乙酸乙酯(乙酸) |
NaOH溶液 |
分液 |
某固体粉末甲中可能含有K2CO3、KNO3、NaNO2、K2SO3、Na2SO4、FeO、Fe2O3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取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含有钠元素,但不含钾元素 |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NO2 |
C.根据现象3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 |
D.根据现象4和现象5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O和Fe2O3 |
向甲、乙两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B(g)xC(g),△H<0。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
B.Q1=2Q2
C.根据题中信息无法计算a值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乙容器充入0.2 mol A、0.2 mol B、0.2 mol C,则此时v(正)> v(逆)
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
B.若Y是有机物,则Y只可属醛类 |
C.1molCuSO4在1100℃所得混合气体X用足量硝酸钡溶液吸收可得沉淀233g |
D.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 |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加入铝粉都能够产生氢气 |
B.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2CrO4)=9.0×10-12。在含Cl—、CrO42—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稀AgNO3溶液时,则先生成AgCl沉淀 |
C.电解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加入氧化铜固体不可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 |
D.在NaAlO2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直至过量,开始没有沉淀,随后产生沉淀,最后沉淀消失 |
在25°C,101kPa下,由HCHO(g)、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g,其相对氢气的密度为14,将该气体与2.24L氧气(标态)充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粉末,使Na2O2粉末增重的质量为
A.等于6.72g | B.小于6.72g | C.大于6.72g | D.无法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