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对外交往经历了古代的朝贡外交和近代的屈辱外交,而现代中国的外交观念和政策均发生了重大变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405—1433年,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先后带去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和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物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等……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西洋各国也纷纷遣使来华。
——岳麓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三 《1949—1972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发展的总趋势如何?请列举一例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70年代外交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成就。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变法?
(2)是在谁主持下变法的?(2分)
(3)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9 分)
(4) 后来得知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死。有人认为商鞅变法成功了,有人认为商鞅变法失败了。你同意哪种观点? 请说出理由。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
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白虎通》
请回答:
(1)材料中认为原始农业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神农氏为什么被后人尊为神农?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神农“教民农作”开始于何时?

请你说出能反映我国从人类起源向文明社会迈进的传说时代最主要的传说人物有哪几个(5个)?你可否讲一个关于他们的传说。

(共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该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材料指出,在19世纪中期的侵华战争中,俄国侵华与英、法相比不同的地方是什么?清政府在哪一次战争中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共11分)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针对这个问题,某中学八(2)班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下面请你跟着他们一起来探究以下问题。
(1)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中国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完成下表。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请举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人民反入侵斗争的事例?至少2例
(3)从“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至少2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