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马关条约》 |
经济学家卡尔·波拉尼认为:“20世纪前半期造成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市场自由化与全球化的构想。这种构想通过一条能有效分割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的无情的市场逻辑,使商业利益逐渐控制了社会。自由市场原则摧毁了彼此负责的社会关系……最终使市场变成了强权国家的附属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自由市场原则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根源 | B.经济全球化削弱了民族主义意识 |
C.经济全球化破坏了人类的公共价值观 | D.市场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
《史记•田齐世家》云:“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之士复盛。”这说明当时“士阶层”的主要作用是
A.宣传了本学派政治主张 | B.扩大了本学派的社会影响 |
C.改变了社会的统治基础 | D.提升了诸侯国实力和影响 |
1936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部制订的《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案通过给予农场主一定的土地撂荒补贴,限制土地播种面积,减少粮食生产。对这一措施的实质认识正确的是
A.将保护环境与限制农业生产结合 | B.减耕限产以便保障农民的利益 |
C.提高美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D.国家干预经济以缓解经济危机 |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他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由此可见,左宗棠认为
A.西北稳定,为新疆建省提供有利条件 | B.新疆对于京师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
C.新疆应该与蒙古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 D.新疆建省令分裂势力无隙可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