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是反映史实的重要信息。比较和分析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四张图片反映了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2)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3)概括指出上述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探寻中华民族的“追梦之旅”吧!(7分)
【破碎的梦】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炮声摧毁了大清王朝的沉梦,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撕碎了中国美丽的山河。
——《复兴之路》第一章《山河祭》
(1)请回答:清政府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分)
【梦醒时分】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国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其中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次是败在近邻的手下……
(2)第三次灾难之后让某些中国人有所惊醒,之后他们采取什么行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1分)
【圆梦之旅】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哪次会议为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1分)
【奋斗之梦】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写出材料中“南昌起义”发生的时间(年月日)。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1分)
【富强之梦】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5)材料中“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开始于哪一事件?(1分)
(6)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探索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1分)
有人说,历史就是已经过去的一切。先辈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我们来一起追寻历史的影子!
方式一考古发掘
考古工作者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的岩洞里发现了不少头盖骨化石,先后发掘出土了100多块属于40多个原始人的骨化石,10多万件石器和石片,大量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1)考古学家常依据原始人遗址的出土地来命名原始人类,那么发现于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岩洞里的原始人类被我们称为什么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灰烬,请您合理推测原始人类已经使用了什么?
(2)据古生物学家考证,他们生活的地方丛林茂密,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的生活,请你揣测:他们为什么采取这样的生活居住方式?
方式二实物图片
(3)观察上述图片。图一表明春秋时期农业出现了哪种新型耕作方式?图二中,铁制农具的使用,会对农业生产发展有怎样的推动作用?
(4)“尊”是大中型盛酒器和礼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你认为,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反映国家的实力如何?
方式三古籍古谚《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原文大意:将同姓子弟亲属分封为地方诸侯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初年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西周初年周王实行这种管理制度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6)除了上述几种方式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古代文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孙鞅说秦孝公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秦国颁布新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支持变法的秦国国君是谁?
(2)材料二中的哪项措施遭致旧贵族的激烈反对?哪一项对后世国家行政制度影响深远?
(3)请简要说明,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4)《史记》记载,秦国国君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我们悲戚商鞅的个人命运。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请先判断,再说明理由。)
(5)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伟大领袖邓小平爷爷主导的改革带动中国经济腾飞。现在,人们对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寄予厚望:深入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梦。请你简要谈谈改革与国家强盛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请结合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下列口号或主张: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维新。
(1)请你按照提出的时间先后顺序,将材料一中的口号或主张排序。(只写序号)
(2)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地主阶级掀起了什么自救运动?从学习内容上看,该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什么?请你列举这一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一例。
(3)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近代中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什么?请你写出他们宣扬这一运动的主要阵地。
(4)“三民主义”是谁提出来的?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他领导了什么革命运动?这一运动有什么意义?
(5)主张变法维新的仁人志士们为了救亡图存发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6)材料二是一组与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重大事件相关的图片。请你将材料一中的口号或主张(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维新。)分别与材料二中相关连的图片搭配起来。
①——图:;②——图:;③——图;④——图: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史。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材料一中划“”处应该填什么?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什么主权?
(2)材料一出自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二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3)材料二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条约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划“”处应该填什么?
材料三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4)材料三是清政府派谁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5)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反抗外来侵略屡战屡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清政府武器落后 | B.战备不足 |
C.政府妥协退让 | D.封建制度腐朽 |
(6)回顾这段侵略史,你有什么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