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材料 |
结论 |
A |
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 |
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 |
B |
江南制造总局和发昌机器厂 |
都是官办企业 |
C |
二战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 |
重工业暂时摆脱了列强控制 |
D |
《民报》和《新学伪经考》 |
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系统批判 |
某同学在历史小沦文中引用了如下材料:“1961年,苏联人发射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定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1967年,美国人发射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这篇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A.“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B.“论科技造福人类” |
C.“论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 D.“论科技与冷战的关系” |
1607—1776年,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欧洲移民有100多万。1820~1930年,美国的移民数量增加了3700万,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欧洲。促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欧美之间的远洋航行大为改善②拿破仑战争对欧洲破坏大
③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大④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824年,俄国十二月党人认为,“把人当作东西一样转让、抵押、赠送和继承,任凭自己的专横霸道”,“乃是最可耻的、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的丑恶事情。这表明
A.解放农奴已成为社会共识 | B.农奴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C.启蒙思想已经传播到俄国 | D.俄国资产阶级力量已发展壮大 |
下列有关文学艺术的名言,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是
A.“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是人的形式” | B.“不美化现实” |
C.“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 D.“忠实的描摹不是真实” |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有所改变是在
A.“一五计划”时期 | B.土地改革时期 |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D.改革开放初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