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更好地保障人民安宁、社会安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建设任务繁重艰巨,社会治理创新刻不容缓。曹家巷是位于成都市中心的棚户区。成都金牛区按照本市确定的“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棚改”运作思路,启动了危旧房自治改造,并指导居民自主成立自改委,在全国创造性地探索出以群众为主体的“自治改造”全新模式,为政府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很有代表性。
材料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坚持系统治理,建立以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模式,以多种制度协同配合为保障。这就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群众应怎样积极参与“自治改造”。(2)结合材料二,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谈谈怎样才能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14分)缩小收入差距是实现惠民生、促和谐目标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个人所得税调整大事记:
材料二 2011年8月1 8日,青岛市地税局有关负责人透露,由于个税起征点调整,该市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纳税人数由此将从去年底的103万人减至约30万人。个税修改后,以工资薪金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低收入者税负负担的减轻十分明显。
(1)结合《政治生活》,说明材料一中个人所得税调整过程所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调整个人所得税的积极意义。
(18分)物价关系国计民生。控物价、稳增长是政府和居民面临的共同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CPI(消费物价指数)变动情况统计:
材料二近几年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情况:
注:从2011年l2月5日起,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可释放4000多亿元货币供应。
材料三有专家分析,近几年蔬菜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价变动状况。对此,某班同学进行了一次调研:
某菜商:去年,韩国泡菜危机波及山东等白菜主产地,不少菜商紧急采购、囤菜,导致白菜价涨。
菜农甲:去年白菜涨价,以至于今年山东等地菜农种植面积扩大,导致低价滞销、菜贱伤农。
菜农乙:青岛胶河有机大白菜具有纤维少、汤乳白、营养高等特点,目前已经陆续上市,市场反应良好。
(I)说明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何内在联系?(6分)
(3)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二我国调整货币政策的经济学依据。(4分)
(4)结合“多变的价格”,分析材料三各方做法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6分)
(17分)“用工荒”是20I 1年最热的词之一,上至政府部门,下到厂矿企业、普通百姓,都给予了空前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地区有60%的出口型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工荒”现象。专家分析,导致“用工荒”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经济回暖,企业用工需求量增大;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三是薪酬待遇过低、城市生活成本高;四是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做普工;五是“用工荒”一方面集中在电路制造、机械加工、服装制鞋等低端制造业上,另一方面先进制造业等高端行业,用工需求也不足。
(1)运用哲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从专家对“用工荒”原因的分析中得出哪些结论?(7分)
材料二:河南省某县党委、县政府积极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优化农民工创业环境,为返乡创业者提供项目和信息服务,从行政审批、土地使用、贷款贴息、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对返乡人员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县委、县政府做法的正确性。(10分)
(17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合作与交流等活动,这既有利于促进我斟综合实力的增强,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探讨与争鸣】
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给世界经济增添了很多变数。中国政府表示,全球应致力于确保金融市场稳定。中国相信欧洲完全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债务问题,中国一直支持欧洲为应对债务危机冲击、实现经济复苏作出的努力。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请你就如何应对欧洲债务危机提出几条建议。(8分)
【交流与创新】
百老汇经典音乐剧《妈妈咪呀!》成功推出中文版,在京沪连演一百多场后,加入了粤语台词登陆广州大剧院;中国国粹油画精品展第一次走进联合国总部,中国传统京剧人物,借西方油画技法,令大洋彼岸的观众惊艳。可见,要进一步增强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需要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只有创新,才有影响力。
(2)结合材料,说说文化“只有创新,才有影响力”的辩证法依据。(9分)
(18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决定》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中央要求,《决定》起草要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吸收各方面意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5月上旬,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市和部队开展调研。文件起草组在充分吸收和采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文件框架提纲和《决定》初稿。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审议,提出重要修改意见。经反复修改,形成《决定》征求意见稿。这期间,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材料二:全会深入研究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_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决定》起草要充分发扬民主的必然性。(9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十七届六中全会制定《决定》的合理性。(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