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两国曾经走过同样的路,但最终的结局却截然不同,社会主义道路究竟该怎么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和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联历史上有过三次改革:列宁最早发现问题,他力主“新经济政策”的改革,但有所保留;赫鲁晓夫冲破斯大林的“寒冬”进行思想“解冻”,但他也曾“进两步,退一步”;戈尔巴乔夫于“左、右”夹击中采取“中间立场”,最终左右为难、无力前行。
请回答:(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指出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寒冬”的显著特点。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给苏联带来了怎样的命运?
材料二 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请回答:(2)中国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当时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我们自己苦干实干,还需要运筹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追求梦想的经验和教训。
请回答:(3)结合中苏两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及其结果,请你就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谈谈你的认识。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的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苏俄,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邓小平说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在探索建设之乎者也的道路中"思路比较好"?材料中的"苏联模式"是指什么?(2.5分)
材料二
(2)据材料二,指出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个国家?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德国、日本为摆脱这次经济危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5.5分)
材料三
(3)某市博物馆打算举办"中国梦·改革历程回眸"图片展,图1和图2是其中将要展出的两幅图片。如果你是这次图片展的解说人,请你任选一幅图片,为它撰写一篇解说词。
要求:①用形象的语言概括说明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主题、来龙去脉和影响。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有感染力。
③字数在100字左右。
世界近现代历史上的法律文献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法律文献?该文献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材料二(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美国的什么法律文献?材料中的"那时"是指哪-年的元旦?该文献是美国哪一位总统颁布的?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生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我国的什么法律文献?改革开放后,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次灾难性的战"的名称。列举两例中国人民在上述战争中反抗列强侵略的史实。
材料二
(2)图1、图2是哪一运动的产物?图l、图2反映了此运动前期和后期追求的目标各是什么?
材料三
(3)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l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关系?图2揭开了哪一运动的序幕?该运动的结果如何?
我国古代的百家争鸣、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和我国近代的新文化运动,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得照抄材料原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并说明其思想对以后哪个朝代最先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二自14世纪上半叶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一个新的精神时代的到来。持续近300年的文艺复兴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将欧洲从中世纪(指封建社会)的昏睡中唤醒过来。
--《世界通史教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新的精神时代"的思潮是什么?说出文艺复兴在"将欧洲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列举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材料三陈独秀等知识精英,以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为舞台,针对当时中国的现状,高举两面大旗,进行启蒙宣传,反对一切旧文化,由此掀起了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被称之为的"新文化运动"。
--人教网·历史
(3)根据材料是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面大旗"是指什么?列举两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不包括材料中涉及到的 人物)。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所起作用的认识。
2014年6月6日,法国隆重举办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活动,多国领导人及2000名二战老兵参加了活动,德国总理默克尔继施罗德总理之后再次以战败国领导人身份出席,并发表讲话,对德国侵略行为进行了反省。活动最后,象征欧洲和解的盟军老兵和德国老兵一起走上舞台。
材料一二战历程回顾
(1)写出上述材料中所描述的六个历史事件的名称,并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二战期间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见下图勃兰特之跪),表示德国的道歉。
(2)请你结合材料中德国对待历史、对待战争的态度,谈谈为什么德国能够实现和欧洲国家的和解?
材料三漫画《我把这字模糊了!》(见下图)它讽刺了当前日本右翼势力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公开否认侵略历史的错误言行。
(3)请你结合材料中日本对待历史、对待战争的态度,说说日本如何才能真正同亚洲邻国发展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