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世界银行成立之初,任何重要的决议必须由85%以上的表决权决定,而美国就占有35%的投票权份额。2010年世行投票权作了最新修订,与2004年相比,美国仍为15.85%,中国由2.77%提高到4.42%,发达国家整体投票权下降了3.13%,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从44.06%提高到47.19%。世行投票权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
A.美国以绝对经济实力控制着世行 |
B.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的有效挑战 |
C.折射出世界经济政治版图的变化 |
D.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研究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变化,仔细阅读阿姆斯特朗所著《战后资本主义大繁荣的形成和破产》。以下是他们得出的部分结论,其中准确的是 ()
①70年代初之前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政府公共开支逐年增加
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④“新经济”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循环的规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20世纪3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展开的关税战、倾销战激烈而残酷。这种局面在二战后才得到比较好的解决,这主要得益于()
A.战后世界各国加强了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
B.社会主义经济取代了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
C.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 |
D.关贸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
西方有分析家认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富有进取精神并能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这一经济形态经过现代化改造,在国家的调控下仍能发挥生命力。下列选项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斯大林模式下的国营农场 | B.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社 |
C.赫鲁晓夫时期的集体农庄 | D.列宁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改革 |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
C.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
“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善命运的机会也极其渺茫。……”上述材料表明()
①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②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
③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④“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