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对当年的会议有这样一段描述:“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也没有去破坏或削弱西方的反共防务联盟。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成功地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是

A.强调国际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严重性
B.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此次会议
C.以实际行动实践“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不干涉别国内政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毛泽东头像于1937年1月出现在美国《生活》杂志上,这是他第一次在全世界露出“庐山真面目”。随着中国的巨变,他越来越多地进入西方人的视野。他最令世人称颂的功绩是

A.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B.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C.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 D.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下图是南京总统府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上面的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A.清政府统治结束
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南京大屠杀
D.淮海战役取得胜利

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改变了这种局面的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次大迁移”是指

A.北伐军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B.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C.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D.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