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断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灭六国后,嬴政自称皇帝。他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嬴政创立的政治制度,概述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3分)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借越权力,为非法权力。……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13.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
(2)《权利法案》何时颁布?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权利法案》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皆不宜于中国。                
——摘自1911年11月孙中山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
(3)在政治体制的构建上,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如何体现“效法美国”的主张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哪一规定与美国政治体制不同?
材料四 我们不采取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会制度,而采取无产阶级共和国的苏维埃制度。代表会议就是苏维埃。自然,在内容上我们和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是有区别的,我们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苏维埃,“苏维埃”这个外来语我们不用,而叫做人民代表会议。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总结》
(4)结合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史实,概述“人民代表会议”的政治设想是如何逐步实现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英国内战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相关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江浙地区)所产丰谷,不足供食用”……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二近代江南的企业家们以工商业收入投资土地,究其出身来说大都生于富裕之门,其父辈或祖辈占有田产者甚多。购买土地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利,除地租收益以外,近代江南的城居地主们还在购买的土地上开办工厂、创办企业。他们所开设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农业产品是这些企业主要的原材料来源。从城居地主中产生的近代企业家开始了将资本主义经营范围扩大到农业领域的尝试,著名民族实业家张謇首开先河。1901年秋正式集资建立通海垦牧公司,走上了废灶兴垦、发展近代农业的道路。
——黄敏 慈鸿飞《中国农史》
材料三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数据显示,长三角区域面积仅占全国1%,人口占全国6%,它所创造的GDP占到全国的20%左右,财政收入占全国近四分之一,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份额接近三分之一,利用外资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方世南《新现代化:长三角发展战略的新定位和新目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江浙地区农业种植结构有何调整,并分析农业生产呈现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有何新变化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3)分析材料三长三角地区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活力最强的原因?
(4)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建议献策?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进步社会运动?(3分)
(2)谈谈你对图一所反映的运动核心的理解。
(3)图二的人物最主要的理论成果是什么?对近代中国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2分)
(4)图三与中国的进步思潮之间有什么联系?试举一例说明。(2分)
(5)上述三股进步社会思潮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某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乙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
丙教授头束辫子,身穿马褂,摇头晃脑大谈君师主义。
丁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恐再二千余年,吾人尚不克(能)享受宪法上平等自由之幸福。
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
请回答:
(1)上述模拟情景的依据是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场运动对中国造成了什么积极影响?

仔细读右图,提炼有效信息。

右图所示之物陈列在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内,许多主体部件虽是用木头制造的,但这并不影响它的伟大。它率先突破了传统的以水力、畜力、风力为主的动力,使得机械的大范围推广和使用成为可能,并创造了一个以此命名的时代。
请回答:
(1)对于改良此种动力做出最大贡献的是哪个人物?历史上又把这场运动取名为?
(2)这场运动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4)依据材料4、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60年代开始及70年代末,农村搞“包产到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结局有何不同(4分)?
(5)依据材料,分析“小岗模式”与60年代“包产到户”有什么区别(2分)?“小岗模式”的推行有什么作用(6分)?
(6)战后,法国对落后小农经济的改造,对今天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转变有哪些可借鉴之处?(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