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201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她90岁的生日。在这近90年里党领导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并且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请回答:
(1) 新中国是何时成立的?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国际意义?
(2)建国初期,党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行动?(举两例)
(3)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摘自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新旧体制之间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什么社会现象?
材料二:“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2)根据材料二,北洋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何影响?
材料三:“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民草击钟,经卵投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
——吴佩孚
(3)吴佩孚的通电针对的是当时的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性质是怎样的?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地位?
材料四: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当时的思想发展状况。这种状况的出现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联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材料二: ……宋朝政府还把种植方法印成榜文广为张贴,将占城稻推广到江淮两浙地区。
材料三: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四:“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一反映了其变化的依据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广州在宋代和清代前期在中国对外开放中所处的地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洋务派在江南地区所办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
(5)古今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消极影响?我们该怎样去应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他在两届的任期中设立了许多持续到今天的政策和传统,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也自愿的放弃权力不再续任,因此建立了美国历史上总统不超过两任的传统,维护了共和国的发展。
材料三: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的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
请回答:
(1)材料一人物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并用一句话概括出此人在历史上的地位。
(2)材料二中的“他”指谁?请再举一例说明他为美国民主政治做出的贡献
(3)材料三体现了贝多芬的什么思想?
(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汉代讲学图图二:京师同文馆
图三:京师大学堂图四:( )图五:北京大学
(1)请在图注中的括号中填写适当的名称。
(2)图一中讲学的内容在我国封建时代的地位如何?以图五为中心进行的什么运动提出的观点与此大相径庭?
(3)按照一定标准选出一幅与其他四幅不同的图片并说出理由。
(4)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
观察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孔子图二但丁
(1)图一人物有哪些政治主张?他的政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2)图二人物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3)思想意识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以上两位人物的思想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