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古哲人年谱中写到:十三岁时,有一天对自己少儿时思考的问题忽有所悟。这天,他读古书到宇宙二字,见解者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于是忽然省悟道:原来“无穷”便是如此啊。人与天地万物都在无穷之中。他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此哲人最可能是( )
| A.程颐 | B.朱熹 | C.陆九渊 | D.王阳明 |
李大钊在《国民之薪胆》中指出:“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甲寅之役,日德构衅,以吾国山东为战场,竟欲演亡韩之惨剧于吾中国。”通过“甲寅之役”,日本帝国主义
| A.割占台湾、澎湖列岛等岛屿 | B.迫使俄国出让旅顺、大连租借地 |
| C.侵占山东,取代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 D.把中国东北三省变其独占的殖民地 |
近代中国社会的开化,具体表现在人们衣食住行生活方式、行为观念等方面。在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可能出现的是
①由武汉坐轮船到上海②在街头食店吃上机制面条
③到邮政局给亲人寄信④人们都剪短发、穿西装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受到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浪潮的激烈席卷,至今市里还耸立着保路运动纪念碑;同时,这座城市也受惠于新中国的建设成果,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批铁路就打破了这座城市的宁静。这座城市是
| A.长沙 | B.厦门 | C.武汉 | D.成都 |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 B.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
| C.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
《齐民要术》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下列人物中,提出与此针锋相对观点的是
| A.范缜 | B.王充 | C.黄宗羲 | D.王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