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酒在中国家喻户晓,按颜色命名可分为红酒、白酒等;按酿造时间命名可分为老酒、春酒、年酒、时酒、新酒、雪酒、伏酒、腊酒、清明酒等;按原料命名的可分为高梁酒、麦酒、雄黄酒和番薯酒等。这反映出

A.酿酒业是古代中国重要的手工业
B.酿酒业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源远流长
C.中国历史上有灿烂辉煌的酒文化
D.中国酿酒业在世界上居于领先水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代雅典人的大多数相信“不研习演说术的人将成为它的牺牲品”这句格言。这揭示了古代雅典人

A.非常推崇以诡辩为特征的演说术
B.十分注重培养城邦公民文化素质
C.已经认识到直接民主制度的危害
D.重视演说术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16世纪时,关于中国的报道几乎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专利,进入18世纪,法国人后来居上,那些像优秀‘国外数学家’一类的博学的传教士,真正充当了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使者角色。”材料强调的是

A.西方传教士开始全面开垦中国文化
B.东西方之间开启了“对话”的历程
C.欧洲经由传教士引介关注中国文化
D.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现象达到了高潮

据统计,清代某县的108位知县中,出身进士的有31人,举人36人,贡生9人,其他32人。这反映出

A.科举制在选官方面影响非常有限 B.科举制已成为最重要的选官方式
C.清代这一地区的文化教育较落后 D.清代的人才选拔机制呈现多样化

有一次司马光批评王安石“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皆为盗,非国之福”,王安石反驳道:“善理财者,不加赋而上用足。”司马光回击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两人争论问题的实质是

A.如何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B.藏富于国还是于民的问题
C.财富是否均调分配的问题 D.是否苛法重税于民的问题

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胥:全,都)而为夷也?”这说明他

A.主张将儒、释、道融合,三教合流
B.在思想上带有极端狭隘的民族偏见
C.提倡儒学复兴运动,力图重建信仰
D.反对举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