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中国家喻户晓,按颜色命名可分为红酒、白酒等;按酿造时间命名可分为老酒、春酒、年酒、时酒、新酒、雪酒、伏酒、腊酒、清明酒等;按原料命名的可分为高梁酒、麦酒、雄黄酒和番薯酒等。这反映出
| A.酿酒业是古代中国重要的手工业 |
| B.酿酒业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源远流长 |
| C.中国历史上有灿烂辉煌的酒文化 |
| D.中国酿酒业在世界上居于领先水平 |
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 |
|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 |
| 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
|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
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年代 |
1953 |
1954 |
1955 |
1956 |
1957 |
1958 |
| 增长率(%) |
30.2 |
16.2 |
5.6 |
28.2 |
11.4 |
66 |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 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 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 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
其中1896-1911年应是
| A.4.6个 | B.3个 | C.2.5个 | D.0.55个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
|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 B.富有地域特色 |
|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